因林如海耽擱在天津衛,賈母不知他何時能啟程歸京,便專命幾個小廝每日在港口守著。
小廝們早聽說林姑老爺高升了,一雙富貴眼睛隻等著巴結,哪裡會偷懶。隻是左等右等總不來,便有些百無聊賴。
這日天剛蒙蒙亮,忽見先抵京的林家仆人聚在港口,忙上去招呼,“可是林姑老爺有了信兒?”
林家那小管事和他們已是熟臉,便拱拱手,笑道:“正是呢!昨兒夜裡,劉大人家的船到了,派人去咱們府上遞話,說是老爺今日就該到了,早些預備著來接哩!”
“我們老太太天天盼著呢,這可好了,終於是平安到了。”
小管事又作一揖,樂嗬嗬道:“大管事早打點好了拜儀,老爺今日就該去拜會老太君了。”
“喲,竟今日就去?”那小廝學著小管事的模樣拱拱手,不倫不類有些滑稽可笑,“林姑老爺一路辛苦,也不歇歇?”
“陛下國事繁忙,不知什麼時候能撥冗召見,憐惜老爺久在揚州不得和京中親故相見,便特許老爺先各處拜訪親友。也是皇恩浩蕩!”
那小管事說著又抱拳遙向皇城的方向一揖。小廝無奈何,乾笑著一道彎腰鞠躬,累出一身虛汗。
他回到賈家那撥人群裡,低聲抱怨道:“到底是書香門第呢,禮也忒多了……”
港口千帆過儘,卻總不是林姑老爺那艘。眾人等得心焦,拉長脖子不住地遙望。
堪堪過了午,運河上遠遠駛來一座官船。
林家那波人先躁動起來,說什麼“馬車”、“盥洗”,賈家的小廝忙跑出一個回榮國府報信,餘下的一道聚在港口等著迎姑老爺。
那小廝報進府裡,二門上的又一路稟到老太太那裡。
老太太忙讓人去叫黛玉,又命鴛鴦報給兩位老爺太太,預備著迎妹婿上門。
早在初夏時就知道父親要回京,此刻乍然聽聞人真到了,黛玉又有幾分不真實感。
父親真的來了嗎?明明她離開揚州的時候,父親還滿身蕭索落寞,隱隱有謝塵緣之意……
“好妹妹,怎麼愣住了!”李紈去拉黛玉,觸手一片冰涼,便歎道:“這孩子,聽說姑父來了,還不敢信呢。”
黛玉回神,不由盈滿熱淚,忙忙往上房去。
寶釵笑一聲,招呼道:“咱們也去老太太那瞧瞧熱鬨。”
黛玉才出了稻香村,見悟空穿著士子的青衫立在道上,頭上的富貴抹額也換了儒士方巾,一時雙頰緋紅,問道:“你又做什麼?”
悟空走到她半步近前,笑嘻嘻鞠個躬,“好容易姑父來了,這不是趕著把師拜了,好讓姑父指點著我去考狀元。”
黛玉邊走邊啐他一口,“你看著我爹爹是探花,說這考狀元的話給我沒臉不成?”
她眼睛紅紅猶帶淚痕,顧盼間說不出的嫵媚嬌俏,嘻笑怒罵各有一段動人風情,教悟空心底一軟。
“我幾時敢打趣妹妹?隻是想著‘名師出高足’,又說‘青出於藍勝於藍’,這不是不想墮了姑父名頭……”
一時到了賈母房裡,老太太見兩個玉兒俱是一番扭捏情態,心底越發歡喜。
“玉兒今日見著爹爹,是大喜的事,可不許哭的。”見黛玉羞澀應了,老太太又端詳悟空那身打扮,笑道:“這猴兒,穿這衣裳還真像個讀書人的模樣了。”
邢王兩位太太伴著賈母湊趣,李紈帶著姑娘們坐在屏風後頭,等了約有一個時辰,外頭來報:“林姑爺進了府,和大老爺去書房了!”
賈母拍拍黛玉手背,“他們說兩句話,就該往後頭來了。”
黛玉應一聲,一雙眼睛直往門簾處瞧。
賈母憐她心切,攬著人哄一陣,又一看身側的悟空,“該讓寶玉去前頭,和他老爺一道迎如海的,我竟忘了。”
“我在裡頭也是一樣的。”
悟空穿牆瞧著賈赦賈政引人朝老太太院子來,一想這就要見老丈人,還有些羞澀。
他偷眼瞧黛玉,見她怔怔地出神。想起按原定的命運,林如海早就病故,留黛玉一個人孤零零在這府上,心底一揪,倒把緊張去了大半。
一時簾外有丫頭報:“林姑爺到了!”
那繡簾輕輕打起來,黛玉捏緊了帕子,見那處露出父親清臒的臉容,登時落下兩行淚來。
林如海在她臉上一凝,隻輕輕一笑,撩開袍角跪在那金縷玉屑的蒲團上,“小婿拜見嶽母大人!”
賈母見他臉上已有風霜,鬢邊幾縷華發,想起當年那風姿絕倫的探花郎,和自己早早去了的女兒,顫巍巍起身,親自把人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