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鄉親們,我沈春風作為村長,也是種了一輩子莊稼的莊稼漢。
這其中的門道,我也清楚。
我先來說說我知道的。
要是有什麼地方說的不對,歡迎大家來指正。”
村民們都不說話,在那裡看著老爺子,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那我就說說了。
首先,建子說的第一個問題。
這秧苗種下去,首先要犁田耙地,張二毛家裡有機器。這一畝地下來,他的人工費和機器磨損,一百塊錢差不多吧。
這稻種子,一畝地也就幾十塊錢最多了。
這秧苗,從種子到插下去的那一刻,一畝地的人工費就算他個兩百塊錢。主要是插秧的時候費事。
中間撒了一次化肥,一畝地也要個一百多。
這今年到現在為止,張二毛一畝地大概投入了四五百左右。
接下來這第二個問題,這秧苗基本上算是就這樣了,中間隻要看看水就行了。
再有就是收割的時候,請收割機,一畝地八十塊錢。
中間再有一次撒化肥,也是一百多塊錢一畝。
賣的話倒是沒什麼,都是收糧食的上門來收。
至於這最後一個問題嘛。
大家都心裡清楚,咱這地,一畝地也就能收個一千三百多斤的水稻。
咱這裡也沒地方曬稻穀,都是收割後就直接賣
濕稻穀給收糧的。
一斤就一塊一左右。
一畝地也就是一千五百塊錢左右。”
老爺子說完,大家都認同的點著頭。
“村長就是村長,這種水稻門清啊!”
“你也不看看咱村長多大年紀了,這都是經驗啊!年輕人多學著點。”
沈建沉思了一會,然後打斷了大家的討論,開口說道。
“也就是說,張二毛到現在一畝地投入了五百塊錢左右,到時候一畝地的稻穀是可以賣到一千五左右的。
這中間還得去掉一個收割的錢,八十塊。還有一次撒化肥的錢,一百五。
也就是說,如果現在把秧苗拔出的話,張二毛一畝地不但賺不到錢,還要貼進去五百塊。
如果不拔出,讓秧苗繼續生長的話,張二毛一畝地可以賺七百塊錢左右。
張二毛,我說的對不對?”
張二毛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你說的有個差不多。
我今年種了五十多畝水稻,到現在投進去兩萬塊錢左右,要是加上我的人工的話,一畝地五百塊錢左右是對的。
可這地,誰也不知道它今年會長出多少水稻出來。
去年的話,我一畝地賺了將近一千呢。”
旁邊的秀嬸開口說話了。
“你說的一千,是你沒有去掉人工費的。剛才老爺子說的,那都是去掉了你的人工費。”
張二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行了,這樣吧,張二毛,既然你投入了,我也不能讓你虧了錢。
統計一下,總共有多少地,是要拔除秧苗的。
咱們就按照五百一畝,這錢我補給你。
另外,每一畝我再補貼給你三百塊錢。
你看行不行?”
張二毛脖子一硬。
“我這一畝地能賺一千的,你就補給我三百?不行!想都不要想!”
沈建的眼神瞬間變得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