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周兄弟啊,快進來。”張石頭與張援朝熱情的迎了出來。
四個人一起進了屋子。
“我今天來,有兩件事,第一是祝賀援朝,考上了京都第一大學。”周韻開門見山的說,“第二件事,是小兒的私事。”
“周兄弟,你這是――?”張石頭心中浮現一種可能,但是想想又覺得不可能。
周韻從褲子裡拿出一封信,放在桌上推了過去。
“說起來真是巧,我剛剛接到周城從部隊裡寄來的信,下一封就是援朝的錄取通知書,咱們兩家有緣啊!”周韻看張家父子都盯著信封,卻並不打開,索性自己動手抽出信紙,遞給了張石頭。
“這、這合適嗎?”張石頭有些遲疑。
周韻塞到了張石頭手裡:“沒什麼不合適的,張兄弟,等你看完了咱們再談。”
“來援朝,你看看,爹不識字。”張石頭遞給了霍然。
還沒有打開,霍然已經知道信中寫的是什麼了。
果然,簡短的家書,很符合周城的性格。
一段問好,彙報自己在軍隊的生活;一段直白的提出希望父親為了自己去張家提親。
“張兄弟,我是來給我兒子提親的。”周韻看霍然一目十行,在一旁對張石頭說:“我今天把信拿過來,就是讓張兄弟知道,我們周家不是因為援朝,而是看重念弟這姑娘。”
“咱們當父親的,都希望自己孩子好。不說彆的,周城對念弟是真心的,他是個老實孩子,以前有田甜,就一心待田甜;田甜有了彆人,他也沒有計較。但是我們周城心實,過去的就是過去了。”
“張兄弟,你也彆擔心以後跟田家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田老弟是個好人;而且,周城現在帶軍隊過的不錯,他大伯、二伯都在部隊當兵,念弟以後可以直接跟著周城過去。”
“而且,張兄弟,你們家援朝以後也是有出息的,跟周城兩個人互相幫襯,也能過的更好不是?”
“念弟從小身子比較弱,這個我都知道,咱們都是自己人,我也就有話直說了。這其實不是病,就是需要好好調養就行了,我有一個在京都醫院當院長的表姐,回頭等周城回來了,讓他跟念弟一起去京都探望援朝,順帶找我表姐瞧瞧。”
霍然在一旁靜靜的聽著周韻一通深入淺出的講兩家當親家的好處。
先是說,不是因為看著張援朝可能發達了才來的――有信為證;然後說他家軍隊有人,周城前途無限;又暗示自家背景身後,可以幫助他;最後說不介意張家最大的擔憂――念弟的身子。
“讀書人啊!”霍然不由的感慨,他看著張石頭與張建國由一開始的遲疑、猶豫,慢慢的驚喜連連,很是佩服周韻。
“爹,大哥,周叔,既然是三姐的婚事,我覺得是不是該問問三姐的意思?”霍然一句話打破了周韻層層遞進形成的氛圍。
“問她乾什麼?她一個小丫頭懂什麼?”張石頭確實心動了,剛想一口應下就被霍然打斷了。
霍然一抬手:“爹,以後是姐姐跟姐夫過日子,條件再好,姐姐不願意能過的舒心嗎?而且我能考上京都第一大學,我也能很快帶著姐姐去看病――周叔,我不是在針對您。”霍然歉意的對著周韻示意。
張石頭一想覺得霍然說的有些道理:“等會讓你娘――”
“爹,我去吧!”霍然站起身說,“周叔,您先坐。爹,大哥,等我回來再說。”最後一句話,霍然直視張石頭的雙眼。
張石頭有些恍惚的說:“好,等你回來再說。”
“出來吧!”霍然在牆後麵找到了偷聽的滿臉通紅的張念弟還有秀芬。
秀芬連連給霍然使眼色:“問什麼問,多好的婚事!田家要不是對周家有恩,周城怎麼可能娶咱們村裡的姑娘?這天下掉下來的餡餅,你居然還望外推。”
“娘,我跟姐姐聊聊。”霍然知道秀芬一直擔心女兒嫁不出去,也不聽她的話,直接拽著張念弟的腕子進了後院。
“姐,你彆覺得自己拖累了家裡,給咱家丟人,讓彆人嘲笑了。”霍然溫和的一句話就讓張念弟潸然淚下。
霍然疼惜的等著張念弟擦乾了眼淚。
張念弟從小就很懂事,照顧父母,照顧張援朝,還有後來的張紅衛。
即使這樣,她也總覺得因為自己嫁不出去,讓家裡人被看笑話了,隻是爹娘更著急,兩個弟弟終究是男孩,她隻能把這些話壓在心底。
“姐姐,你還記得前些天我問你你想做什麼嗎?”霍然輕聲說:“我記得你說,你想出去看看,你相信我嗎?”
“當然!”張念弟好不遲疑的說:“援朝你是最有本事的人!”
“那好。”霍然握著張念弟的手腕:“不用彆人,半年之後我就可以帶你去京都看病,所以姐姐,我不想你為了彆人的眼光,為了家裡,而答應嫁人。”
張念弟不由自主的盯著霍然的雙眼:“我希望我的姐姐一輩子幸福,我希望她嫁人是因為愛情,而不是迫不得已。”――這是張援朝的心願,通過霍然的靈魂,說給了張念弟。
“姐姐,現在你考慮一分鐘,然後告訴我你的答案。”
夏季涼風吹過,天上的白雲飄的越來越遠,張念弟也由緊張、害羞中平靜了下來。
知了的叫聲,飛過的蝴蝶,眼前鼓勵的望著她的弟弟,張念弟這幾年一直飄忽不定的心突然有了安全感。
“我不嫁。”張念弟沒想到自己會說出這樣的話,但是脫口而出的瞬間,她感覺到了自己在微笑,而且那麼輕鬆。
“援朝,謝謝你。”張念弟羞澀又勇敢,一向蒼白的臉染上一絲紅暈,讓她整個人美麗了幾分:“我不喜歡周城,他對我來說就是田甜的未婚夫,一個陌生人。”
“好,剩下的都交給我吧!”霍然很是安慰。
正如他所說,他不是為了阻攔。實際上,霍然通過張援朝的記憶知道,周城與張念弟後來夫妻恩愛,周城待張念弟很好。
但是那又如何?
霍然完全能想象到張念弟當初同意嫁人的原因,沒有一點是因為愛情。
如果現在,張念弟有半分遲疑,霍然都不會阻攔。
婚姻本來就應該是出於愛情,而不是因為妥協。
不管秀芬如何的抱怨,張石頭如何的不舍,霍然斷然拒絕了周韻的提親。
而因為京都第一大學的光環,還有霍然這些天以來的潛移默化,一家人也隻能接受了霍然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