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方麵就要看你成本多少了。”程白說到正事也不含糊,更沒有特意避開連春的視線,直接地說,“要知道你實際的成本,還有生產的速度好來估計價格。”
這個要求很合理。
因為同樣的東西放到南邊大省去,很可能就因為市場的份額,所以失去了它的價值。
至於有市場卻隻能靠著外省供應的縣城,則很有可能會願意付出不少錢來買。
“我估摸著,最多十七八文能夠吃下一斤的成本。”樓寧當然也是有算過成本的,麥子是輔料、主料是跟錢三娘借的糯米。
約莫三斤的糯米,然後再有三兩到五兩的麥子發的麥芽,才可以出約莫兩斤半的飴糖。
糯米目前的零售價大約在五文錢一斤,而沒有脫殼的麥子則是三文半一斤。然後合算需要的柴火、水、鍋子的折舊、人工和時間等等,一斤飴糖的成本價大約在八文錢。
但報這種價格,恐怕誰都會下意識看輕飴糖的價值。所以樓寧心安理得地把成本直接翻倍抬。
“這也太便宜了!”程白和錢三娘兩個人頓時做出一樣的表情。
媽的,看樣子還是報的少了。
樓寧心裡想著以飴糖的定位,和蜂蜜對衝那顯然是妄想。不過隻要售價可以高出三十文,達到和細糖持平的程度,她覺得就合算。
不過看起來,自己這心還是太柔軟──
之後如果真的做出其他的吃食,可以宰得更狠一些。
反正相較起來這飴糖手藝自己獨家,短期內少賺一些沒關係。長期算下來,不管怎麼樣,自己肯定是賺的。
“開店鋪賣的話,這成本墊上去,大約賣個四十五文還是有人願意買單的。”程白心裡快速地算了一下,然後對連春說,“不過雖然程大哥可以跟你保證這東西能賣,但因為我是捕快,有官職在身,不能經手生意的事情。”
“所以你要是信得過我,回頭我去城裡幫你聯絡看看,如果有人願意大量買,或是合作弄個鋪子,對你是最有利的。”身為捕快也有個好處,消息靈通跟人脈的廣泛,估計是其他人都沒有的。
然而壞處也是他們礙於身份的問題,偶爾拿點小惠還好。可如果真的跟人一起做生意的話,那就不行了。
連占份額都是不行的,要不然就是有違律法,被發現的話可以直接剝奪捕快的名額。
而捕快的名額可是能夠子承父業、甚至是指定轉給家族晚輩餘蔭的。所以但凡有點頭腦的捕快,都絕對不會把目光放得那麼淺。
“要找靠譜的。”錢三娘知道肯定會是這個結果,不過想想自家的日子也已經確實不錯,遂也不再多做糾結,“小春一個人拉拔整家子也不容易,那錢最好是按貨結,省得兩邊都不爽快。”
程白對妻子的話很是讚同,又看連春沒有發表意見,就曉得這件事情對方也是同意的。於是點點頭,乾脆地說,
“那這樣,我明天就先銷假回去打點打點。有什麼消息的話,會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