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悲慘世界》簡短的作者序中,雨果指出了在文明社會中引發人間地獄的三個問題
貧窮使男人道德敗壞;
饑餓使女人生活墮落;
社會黑暗使兒童羸弱。
隻要這樣的壓迫依然存在,將真相血淋淋揭露出來的文學作品就始終有其價值。
在《悲慘世界》中,三個問題恰恰對應了三個重要角色。
道德敗壞的男人,是被米裡哀先生引導向善前,已將惡行視作呼吸般自然的冉阿讓。
生活墮落的女人,是被花花公子始亂終棄後,為了撫養女兒不得不出賣自己的芳汀。
身體羸弱的兒童,是受養父冉阿讓拯救前,被寄宿家庭虐待過著悲慘童年的柯賽特。
而導致芳汀墮落的原因,便是在巴黎讀大學的富家子弟多羅米埃。
她以為那是愛情,並不是。
她以為這是初戀,她以為。
多羅米埃和他的三名小夥伴用花言巧語欺騙了四位年輕淳樸、在做女工的漂亮姑娘,儘情地玩弄過後,留下了告知她們已被拋棄的信件便消失無蹤。
他們認為這是一場有趣的“惡作劇”。
隻是,“惡作劇”的結果比較沉重芳汀已經有了孩子,而她卻再也聯係不上孩子的父親了。
對於哪個時代來說,這都是無比尋常的故事,托爾斯泰甚至用了一整本篇幅冗長的《複活》,講述聶赫留朵夫對娜塔莎犯下類似罪行後如何用儘全力去彌補過錯。
但對於芳汀來說,這不是什麼尋常之事,也沒有人來彌補什麼,這隻是她苦難的開始。
帶著孩子的芳汀不敢回歸家鄉,為了賺錢養大女兒,將她寄養在了偶然認識的德納第夫婦家,隨後便孤身前往濱海蒙特依城的一家玻璃製造廠,再次成了女工。
那玻璃製造廠的老板,正是受米裡哀和小瑞爾威影響後,改過自新的冉阿讓。
冉阿讓為了擺脫苦役犯被歧視的身份,早已化名馬德蘭先生,在此創業經營數年,不僅僅是知名的善商,樂於助人之名聲遠播,更在民意的追捧下成為了濱海蒙特依城的馬德蘭市長。
而那被送去寄養的女兒,則是童年被寄養家庭徹底毀掉,受儘虐待的柯賽特。
德納第夫婦在芳汀麵前偽裝出了善良熱情的樣子,然而在芳汀離開後,卻辱罵、毆打柯賽特,從小就讓她乾活,還不斷想方設法騙芳汀寄來更多的撫養費,比如騙她說女兒生病了。
已經是母親的芳汀在工廠努力工作,既自食其力,也不斷為柯賽特寄去撫養費,以及醫療費,女兒就是她生活的希望。
然而,不管你逃到哪裡,過去的一切總有辦法追上你。
芳汀有私生女的事情被嫉妒她美貌的其他女工打探了出來,聯合起來排擠她,將她趕出了收入有保障的玻璃工廠。
再也沒有其他地方願意雇傭她,她無法再靠著光明正大的勞動,養活自己,養活女兒了。
她賣了自己美麗的秀發。
她賣了自己潔白的牙齒。
她再沒有彆的能賣了,除了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