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這造型太帥了!”
“我的世界既視感!”
“老流氓造型,2333333”
“無敵了,跟鬼子進村有一拚!”
“可以去走T台了,絕對火!”
“哈哈,我正貼麵膜呢,你們能彆逗我笑嗎?”
向觀眾們無死角地展示了一番竹簍後,陸羽解開背負帶,喘了口氣說:
“有了這個竹簍,我們就可以毫無顧忌地去搜刮島內物資了,比如椰子,比如木薯,如果可能它甚至還可以充當起狩獵袋的角色,非常的實用。”
一個上午,沒白忙活。
對於這個“原始背囊”,陸羽很是滿意。
有了這個工具,收集物資時,自己的雙手就能徹底解放了。
……
很快。
時間不知不覺來到中午。
回到茅屋中。
陸羽隨便吃了點木薯,然後便拿上石斧防身,去了一趟狩獵點。
可結果還是一樣。
並無獵物上鉤。
見狀,陸羽對著鏡頭笑著說:
“看起來運氣有點差……但沒關係,我有的是耐心。”
說話的時候,他望著腳下的陷阱,似乎是想到了什麼。
隨後話鋒一轉:
“兄弟們,與其盯著這裡,咱們不如再做點什麼。”
“也許,是時候‘雙管齊下’了。”
“這段日子,因為建造茅屋,我根本就脫不開身去海邊搜尋物資,也已經好多天沒下海捕魚了。”
“接下來的幾天,我可能得先想辦法,把菜園子建起來,培育木薯……”
“因為這是最要緊的,不能耽誤。可海邊的物資,也不能就這麼浪費掉。彆忘了,這是個島,海洋資源非常豐富,所以,咱們得想個辦法……”
說話間。
陸羽又打起了竹子的“主意”。
營地裡還有一些竹材和竹篾。
七七八八加起來。
編個捕魚的魚簍應該問題不大。
有了魚簍,就等同於有了海岸線捕魚點。
不用親自前往,每時每刻就能輕而易舉地收集到各類海鮮。
簡直一舉兩得。
“趁現在有時間,咱們再編個魚簍,然後下放到岸邊,這樣的話,就相當於又多了狩獵點,也多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獲得食物的途徑……”
有了這個打算。
說乾就乾。
回到營地後,陸羽立刻就又忙活了起來。
魚簍,隻進不出的特性,是捕獲各類海鮮的利器。
以小島的海洋資源。
容陸羽口吃的,應該不難。
隻要編出來,魚簍就可以像狩獵點那樣。
一勞永逸。
不多時,到地方後,陸羽一刻未歇。
急忙拿出一根製作床腿時剩下的半截竹筒。
打量了起來。
竹筒很粗。
長約50公分。
直徑比巴掌略小。
下麵有底。
內裡中空。
皮子很薄。
打量了一番後,陸羽在手掌上掂了掂,然後很是滿意地點了點頭:
“正合適,不用大刀闊斧地改造,直接就能拿來用了……”
出了茅屋。
坐在地上。
陸羽把先前編織竹簍剩下的竹篾,聚攏在一起,作為備用。
然後,將竹筒立在身前。
拿出石刀。
比量了一下竹筒口的大小。
正式確認好中心線後,直接一刀下去,將其一分為二。
不過,這一刀並沒有下得太狠。
到了竹管底部,便停了下來。
並沒有將竹筒完全劈開。
“早在很久之前,我們的祖先就學會就地取材了,甚至於,他們比我們更懂得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道理。”
“魚簍就是那個時候的產物。”
“這東西製作簡單,設計巧妙,有了它,就不用費勁巴力地下海捉魚了。你要做的,就是坐等獵物自己跑上門來……”
竹筒一分為二後。
陸羽立刻在上麵,細分竹篾。
“魚簍大多是橢圓形的,所以在選擇竹材的時候,儘量選擇這種帶底的竹筒,好處就是不用封口,因為竹筒的底,就是絕佳的封口。”
“接下來,隻需要將這個竹筒,細分成多條竹篾,用它來充當魚簍的主體就行了。各位,睜大眼睛,好好看——”
說著,陸羽手起刀落。
按照之前的方法。
反反複複。
直到將竹筒的筒身,劈砍成無數根細細的竹篾才算罷休。
從始至終,竹筒的尾端,都沒有下刀。
所以竹篾,一直都完好無損地立在筒底上。
用手輕輕一晃。
整個竹筒,瞬間四分五裂,就是開了花一般,特彆漂亮。
“這就是魚簍的簍身。”
“到時候,隻要像製作竹簍那樣,另取竹篾充當緯條,與筒身上的經條相互交錯,利用十字編織法,一路向上編,直到形成一個橢圓形的簍身就可以了。”
“編好了主體,簍底的天然封底,會將簍身收縮在一點,封住從簍口遊進來的魚蝦……”
“好了,朋友們,還是老規矩,先圍籠。”
很快。
在簍底預留出半指距離。
陸羽用雙腳鉗製竹筒的筒底。
把之前用來壓方底的石頭放在了上麵,將竹筒上的竹篾完全擴張開。
接著,他另外取了一根竹條。
蛇行穿入筒身上的竹篾。
壓一挑一。
慢慢編繞一周。
而後,又以這根竹篾為起點。
再取竹篾,進行編繞。
直到整個簍身完成。
有了竹簍打底,陸羽的竹編技藝也是越來越精進。
熟練度飆升。
不一會兒,就搞定了三分之一。
這時候,魚簍的形狀,已經初步形成了。
見狀,陸羽把石頭拿了出來,然後繼續沿著既定的軌跡,一圈接一圈地向上編繞竹篾。
整個編織的過程,持續了大概半個小時。
眨眼間。
最後一圈竹篾落定。
魚簍的主體,也終於出現在了鏡頭前。
遠遠看上去,竹製的魚簍,神似一個大喇叭。
簍身上,圍籠的走線,也堪稱完美。
十分緊密。
“牛逼!”
“主播這編的太好了吧?”
“又一件完美的工藝品!”
“這能捉到魚嗎?表示懷疑!”
“懷疑+1!”
看了一眼彈幕,陸羽把這個半成品魚簍放到了鏡頭前,解釋道:
“隻是這樣,肯定是捉不到魚的,因為還沒設置機關呢。”
“所謂的機關,其實很簡單,畢竟這不是專業的蟹籠。不過,兩者的原理都一樣,都是讓遊進來的魚,有來無回。”
“想要有來無回,其中的玄妙,就在魚簍的簍口。”
說著,陸羽把魚簍的簍口對準鏡頭,比劃了一番:
“我們可以在這裡麵,安裝一個漏鬥。”
“漏鬥口與簍口大小一樣,但漏鬥下麵的竹篾,不能封住,要散開,變成竹簾狀。”
“竹子有韌性。”
“當魚順著漏鬥口,衝破竹簾,遊入簍身裡,竹簾會自動收縮,直接把它們關在魚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