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古歐利迪亞人一定用它乾了什麼大事。
否則,也不會費儘心機地挖通岩洞。
弄這些華而不實的東西了。
站在起重機前。
陸羽苦思冥想了好一會兒。
接下來,目光隨意的一瞥。
突然讓他心裡一動。
把注意力轉移到了那些廢棄的石料上。
建造起重機的目的,無非就是了搬運重物。
否則,將毫無意義。
歐利迪亞的長耳石像,遍布海島四處。
大大小小,幾乎隨處可見。
在生產力並不發達,所有勞作都要依靠人力的原始社會,要想把這些石像,搬運到合適的位置,絕不是一件容易事。
所以,起重機就應運而生了。
此外。
島內的地下水係,非常龐大,四通八達。
將建好的石像,利用起重機搬運到船木筏走水路,就能完美解決掉搬運的問題。
腦海內的靈光一閃。
漸漸讓陸羽想明白了這裡麵的來龍去脈。
把自己的猜想,與觀眾們講了一通後。
他繼續又說:
“石材放到船筏上,等到雨季到來,暗河水位上漲,自然會將木筏浮起,運到想運到的地方。”
“由此,我們可以判斷,整個北岸,絕對不止這一處岩洞。”
“歐利迪亞人的運輸係統,應該遍布整個島嶼……”
“暗河的潮起潮落,與海水潮汐完全不同,控製水位的唯一辦法,就是地下水存儲量達到峰值,當大氣降水量,達到預期,河水的水位自然而然就會上漲,產生巨大的浮力。”
“而判斷暗河水位上漲的關鍵,除了節令氣候,還有一種最為直觀的辦法,那就是神廟的泉眼。”
“一目了然,天衣無縫。他們應該就是用了這個辦法,才完成了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水力運輸自古有之。
早在原始社會時期,聚水而居的部族,就已經學會挖木取舟,代替步行。
埃及的胡夫船,華夏的京杭大運河,全都是水力運輸的傑出代表。
說起來,聰明的古歐利迪亞人,應該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利用島內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為自己挖掘出了無數條純天然的大運河。
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陸羽隨後又在起重機的附近,踅摸了一圈。
結果。
還真發現了很多有力的證據。
地麵上有很多早就石化了的起重機零部件。
隨便從地麵上撿起一枚銅製的搖手拉環,對著鏡頭興奮道:
“朋友們,看起來,我分析得應該沒錯。”
“當年,他們就是利用這個龐然大物,把一尊又一尊的石像、材料、甚至是物資,通過這條古運河,運送到島嶼各處的。”
“當暗河水位下降時,人們會把相應的物資搬送到船筏上,等到水位上漲,船筏就會應勢浮起來。”
“各位,這就是人類的智慧啊,善於發現,舉一反三,從而建立起一個又一個異常輝煌的文明。”
看著眼前破敗不堪的工事。
觀眾們很自然地就腦補出了當年岩洞內繁忙勞碌的場麵。
為了統治階級的虛無幻想。
苦力們揮汗如雨,在暗無天日的地下生產生活。
艱辛勞作,直到部族滅亡。
這種事看似可悲,但卻是曆史發展的必然。
因為智慧向來都需要代價。
社會發展也是如此。
不過,對於陸羽來說,這些都不重要。
眼下最重要的是,他無意間,發現了一條非常便捷的回家的路!
隻要他想,這古運河應該可以把他運送到島內的任何一個地方!
與其在陸路上坎坷前行,走水路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想到這兒。
他揚起嘴角,麵帶微笑地對著觀眾們說:
“既然歐利迪亞人給我們提供了這個便利,那咱們就一定得好好利用起來。”
“所以,兄弟們,這次我決定偷個懶,就地打造個木筏,讓暗河帶著我們回家!”
有了這個想法後,陸羽立刻便行動了起來。
離開了岩洞。
重新回到了樹林中,拿出石斧,開始收集建造木筏所必備的材料。
一聽說陸羽要打造木筏。
彈幕裡關於“羽必沉號”的節奏,瞬間就被帶了起來。
歡樂得不行。
“羽必沉號上線!”
“主播可真是個小機靈鬼!”
“羽必沉是什麼梗?求告知!”
“手動滑稽!”
“坐等翻車,立帖為證!”
“哈哈!”
……
五分鐘後。
抱著一大捆木材,陸羽回到了鏡頭前。
歇了口氣後,便立刻開始著手打造船筏。
製作流程還是一樣。
先打底,用木棍拚接船麵。
非常的簡單。
幸虧這次出門帶了足夠多的刃具,要是隻靠徒手勞作,不知道得忙碌到什麼時候。
很快,又劈又看又綁的,足足弄了一個小時。
一個簡易的小型木筏,便出現在了觀眾們的麵前。
“好了,兄弟們,這樣就差不多了。”
“現在我們進去試試,如果可以的話,就讓這家夥載我們一程。”
再次回到岩洞內。
陸羽簡單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各種裝備,然後便把木筏放到了河水上,拿起船槳,一屁股坐了上去。
自製的木筏與專業的獨木舟肯定是沒法比的。
浮力本身就差。
所以剛一坐上去,整個木筏就陷進去了大半。
冰冷的河水,一下子就沒到了陸羽的腰際。
吃水極深。
此外,由於水流太急,再加上沒掌控好。
差一點就人仰船翻了。
幸虧手裡有船槳控製平衡。
不然的話,這次真的翻車了。
直播的畫麵中,陸羽揮著船槳,一頓亂舞。
濺起來的水花,把鏡頭弄得濕漉漉的。
雖然內容有點模糊,但還是看得觀眾們連連大笑,不停地發著彈幕:
“翻車了!”
“羽必沉!”
“臥槽,有內味了!”
“還沒開始就已經猜到了結局!”
“哈哈,6666!”
……
很快。
掌握了漂流的節奏。
木筏逐漸穩了下來。
順著洶湧的暗河,陸羽一路向XI。
速度極快。
這個速度可比叢林裡趕路快多了。
唯一的缺點就是,因為沒有照明設備。
視野受限。
極其難受。
隻能依靠無人機微弱的光亮。
看清前路。
好在岩洞內的空間,並不局促,也足夠開闊。
就算視線不好。
但也有足夠的時間,可以讓人看清前方所發生的一切。
以便及時判斷河道的情況。
既然當年歐利迪亞人是用這條河來運送物資的。
河道的走向和水文條件,應該不會太差。
不過。
考慮到地質運動的誘因和地下水係變道等因素。
行駛的過程中,陸羽依舊沒有放鬆警惕。
時刻注釋著河道的前方,生怕又出現什麼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