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湊,到底什麼東西?”
“看不清啊!”
“嚇人!”
“要不要搞得這麼恐怖?”
“直播間裡有沒有皖市的兄弟,幫我打個120問問,東華醫院現在還有床鋪沒?我隨後就到——”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花裡胡哨,邪魔退散!”
……
彈幕裡鬨哄哄的。
?喜歡看吳常道寫的《直播之極限巨星》嗎?那就記住♂玄.幻文學的域名♂enxue.cc?♂請來玄.幻文學.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說什麼的都有。
但毫無疑問。
不論是老觀眾還是新觀眾,幾乎全被黑暗地穴中的一幕給嚇到了。
下一秒。
隨著無人機緩緩流出的一曲《MainTitles》,驚悚的氣氛,再次升級!
空靈又詭異的旋律,往複迭起。
令人無法找到它的開頭與結尾。
仿佛永遠不會結束一般。
這時候,哪怕是一些膽子大的水友,也不由得心裡一顫。
急忙收聲。
不再說話。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盯著黑暗中那個不識真麵的“大家夥”。
詭秘的氛圍中,火把的光亮,也是越來越暗。
飄飄忽忽。
隨時都可能熄滅。
根本無法讓人看清眼前的一幕。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那“家夥”自始至終都一動未動。
也沒發出過任何聲響。
貌似不是活物?
心裡有了這個念頭後,陸羽定了定,也沒跟觀眾們打招呼。
猛吸了一口氣,便抬腳走了過去。
一步。
兩步。
三步。
距離越來越近。
一切都變得觸手可及起來。
不一會兒。
當BGM的旋律,急轉直下的刹那,陸羽終於來到了近前。
站穩腳跟。
他順勢將火把往前一探。
終於借著微弱的火光,看清了這個龐然大物的真容!
沒錯。
這東西的確不是活物。
但卻比活物還要令人驚歎!
一開始陸羽以為是什麼生活在地穴中的未知凶獸。
甚至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
可現在看來,真相並非如此。
原來,藏在黑暗中的,竟然是一個巨大的石製機關!
由於機關的體積足夠大,再加上光線昏暗和氣氛的渲染。
遠遠看去,難免有些古怪。
其次,又因為大家的神經一直處於緊繃的狀態。
見到異樣,自然極易先入為主。
都以為陸羽遇到了什麼了不得的家夥。
此時,得知不是“這家夥”不是什麼妖魔鬼怪,蛇蠍猛獸。
觀眾們也是鬆了一口氣。
懸著的心。
終於放了下來。
舉起火把。
陸羽把整個機關瞧了個遍,沒落下任何一個細節。
首先,石材的製作工藝,十分粗糙。
絕不是現代工藝所為。
極可能是古歐利迪亞人的傑作。
其次,整個機關用原石雕鑄出來的。
呈倒T形結構。
最下麵是一塊長方形的石基。
被手臂粗細的石樁,嵌在了河岸邊。
哪怕過了幾千年,也依舊牢固。
石基周圍,堆滿了各種各樣的石材。
與先前在岩洞坑道中所看到的碎石,如出一轍。
此外,石基的正中間,還立著一根圓柱形的石桅。
高高聳起。
直達洞頂。
蔚為壯觀。
石桅上遍布著各種各樣的風化紋和裂痕。
不過,因為洞內的空氣較為潮濕。
整體保存得還算完好。
但遺憾的是,機關上的許多零部件都已七零八落。
隻剩下了一個滿目瘡痍的主體。
石桅的最頂端,也早已麵目全非。
懸掛著一個巨大的圓形絞盤。
絞盤很有特點。
邊緣內凹。
看樣子應該是個滑輪。
目測直徑足足五六米有餘。
令人嘖嘖稱奇。
眾人做夢都沒想到,這個潮濕的地穴中,竟然還存在著一個這麼精巧的機關。
裡裡外外地瞧了一番後。
陸羽若有所思地開了口:
“各位,如果沒猜錯的話,這應該歐利迪亞人所建造的一個簡易的起重裝置。”
“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起重機。”
曆史上,最早的起重機,出現在公元前10年。
古羅馬建築師維特魯維斯就曾在他的建築手冊裡有過關於起重機械的詳細描述。
具體的形狀和起重原理和這個差不多。
都是一根桅杆。
杆頂裝有滑輪。
由牽索固定桅杆的位置。
用絞盤拉動通過滑輪的纜索以吊起重物。
除了單桅起重機。
也有用兩根桅杆,構成人字形的起重機。
人形起重機,可以把吊起來的重物進行橫向移動。
但幅度很小,操作也十分吃力。
直到15世紀,意大利人發明了轉臂式起重機,才解決這個問題。
這種起重機有根傾斜的懸臂,臂頂裝有滑輪,既可升降又可旋轉。
但18世紀前,人類所使用的各種起重機械還都是以人力、畜力為主要的動力源。
在起重量、使用範圍和工作效率上十分有限。
可就算這樣。
這些生活在歐利迪亞的長耳人所掌握的起重技術,也比那些古羅馬的卓越建築師,還要早上一兩千年……
盯著佇立在眼前的這個龐然大物。
陸羽一邊搖頭感歎,一邊在心裡想著。
這些土著把起重機安置在這裡。
難道有什麼特彆的用途?
想來,這個岩洞,並不是為了躲避戰爭所挖建的地道?
而是一個神秘的地下工事?
陸羽心裡所想的這個問題,也是觀眾們最為關心的。
眾人一直在彈幕刨根問底地討論著:
“這些人莫不是要建金字塔吧?”
“兄嘚,你想多了!”
“我覺得很可能是吃飽了撐的!(手動滑稽)”
“皮褲套皮褲,是必有緣故!”
……
岩洞內的布局和環境條件。
並不適合建造什麼大工程。
隨著雨季的到來,暗河水位瘋漲,就算再堅固的工事,怕是也難以抵擋。
所以,這個起重器,斷然另有用途。
但具體的緣由,現在還看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