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666!”
“真·煉金術師!”
“煉銅癖了解一下?”
“主播快開始吧?等不及了!”
“臥槽,終於要打造銅斧了嗎?”
“支持,加油!”
開場白的寥寥數語,瞬間就點燃了直播間裡的氣氛!
彈幕一下子就多了起來。
久久都未平息。
安撫了一下大家的情緒後,陸羽繼續說:
“經過我們幾天的努力,相關的準備工作都已經準備差不多了。”
“陶土坩堝,銅料,熔爐,鼓風機,應有儘有……”
“接下來,隻要按部就班的,把這些銅料燒熔,基本就大功告成了。不過,在正式開始前,還有一件事需要咱們費點心思,那就是打模。”
“熔斷銅料的目的,是為了把其鑄造成我們想要的模樣,並不是隨性而來。”
“所以,製作模具,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
通常情況下,鑄造金屬所用的模具,大都是用耐熱材料打造出來的。
比如鉑金,石英,碳化矽。
但這些東西,對於陸羽來講,並不是首要之選。
就算搞得到,也沒有相關工具能把其變成適合自己的模具。
所以,上述材料,並不再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最靠譜的還是黏土。
用黏土打模,也是古來有之的鑄造之法。
方便易取。
成型率也很可觀。
製作流程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複雜。
無非就是在鋪平的泥料上,用利器刻畫出自己想要的模具類型。
最後,再把燒熔的液態金屬倒進去,讓其風乾固定即可。
沒什麼難的。
但有一點必須要注意,那就是黏土的土質。
最好采用優質的乾黏土。
含水量大的,不能勝任。
但水源地旁邊的黏土,大多濕潤。
所以,得另想辦法。
“打模,是決定最終成品好壞最為關鍵的一環。”
“編筐編簍,重在收口。”
“千萬彆馬虎大意了,不然的話,之前所有的努力,可都全白費了……”
說話間,陸羽已經回了屋子,背上了竹簍,大踏步地離開了營地。
準備先去林子裡碰碰運氣。
“耐火黏土,通常情況下都分布在水源地周圍,但也有例外,在岩石係或是煤係地層,也有少量分布。”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不去河邊找?”
“根本原因就在於含水量過大的土質,不易於澆築,即便沒有沙粒,也不是好選擇。雖說不是不能用,但為了萬無一失,最好彆冒這個險。”
“因為有更穩妥的方法可供我們選擇。”
走進叢林後。
陸羽兜兜轉轉,找到了一條岩脈分裂帶。
沿著左岸雜草叢生的溝壑,一路向前推進。
一邊注意腳下,一邊細心觀察著土層的變化,沒放過任何一個蛛絲馬跡。
相比水源地的濕黏土,岩石係地層所產生的黏土,大都是由矽酸鹽礦物在地球表麵風化後所形成的。
顆粒較大。
成分也比較接近原來的石塊的。
這種黏土,被地質學家們稱之為原生黏土或者是一次黏土。
原生黏土的耐火性,更為強勁。
也更能勝任冶煉作業。
步入青銅時代後。
人們除了完全掌握了冶煉金屬的方法,對於其他自然材料的應用,也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領域。
黏土就是其中之一。
為了能更高效地冶煉青銅,人們逐漸放棄了低質黏土。
而這時,原生黏土自然也就成為了他們所鐘愛的對象。
現如今,在被發現的很多古文明的遺跡中,都能或多或少的,看到原生黏土的影子。
究其原因。
其實就是生產技術發展和壯大的必然結果。
……
沒了陽光的直射和持續加溫。
叢林裡的狀況終於得以改善。
微風襲來。
清爽了不少。
烘托著雨季徹底爆發前,最後的寧靜。
背著竹簍。
又朝前走了一會兒。
岩脈斷裂帶的走勢,突然就發生了變化。
緊接著,一個巨大的深土坑,就平白無故地闖入了視線。
俯身查看。
深坑斷層明顯。
應該地震、山洪、或是島內地殼變動所形成的。
坑內可以看到很多樹木的根係縱橫交錯。
luo露在外的土層,呈灰白色,看上去非常的細膩。
正是陸羽所要找的原生黏土。
“看。”
指著一處土層,陸羽抬高了聲音道:
“這裡麵有我們想要的東西。”
“岩石係地層中所蘊含的原生黏土,是非常完美的泥土。”
“有了它們,咱們的模具就有著落了,想點辦法搞一些上來。”
話落。
陸羽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當即就是縱身一躍。
從土坑的邊緣來到坑底。
找了一個泥土量較為豐厚的地方,觀瞧了一番。
結果,不看不知道。
一看嚇一跳!
陸羽頓時喜上眉梢,就差笑出聲來了。
這種土。
可不是一般的原生黏土。
而是十分罕見的高嶺土!
要知道,優質的高嶺土,不論是耐火性還是吸附性,都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各位,這看看我找到了什麼……”
抓了一把高嶺土後,陸羽張開掌心。
將其放到了鏡頭下。
“吃的?”
“主播我讀書少你可彆騙我,這不就是很普通的泥土嗎?”
“看羽神這小表情,不會又找到吃的了吧?”
“吃土?”
“臥槽,這種土我好像在景德鎮看到過,叫什麼來著?!”
“羽神彆賣關子了,趕緊揭曉答案吧!”
看了眼彈幕,陸羽嗬嗬一樂。
滿眼喜悅之色:
“兄弟們,這可不是一般的原生黏土。”
“而是高嶺土!”
“高嶺土是一種非常優質的非金屬礦產,大多是以高嶺石族粘土礦物為主的粘土和粘土岩。因白色而又細膩,咱們華夏人又把其稱之為白雲土。”
“高嶺土多無光澤,質純時顏白細膩,如含雜質時可帶有灰、黃、褐等色。外觀依成因不同可呈鬆散的土塊狀及致密狀態岩塊狀……”
簡單介紹了兩句後,陸羽再次推近鏡頭。
拍了一下掌心黏土的細節。
而後接著說:
“這裡的高嶺土,看看這顏色,純度真的可見一斑。”
“質純的高嶺土,潔白細膩,呈鬆軟土狀,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火性等理化性質。其礦物成分主要由高嶺石、埃洛石、水雲母、伊利石、蒙脫石以及石英、長石等礦物組成。”
“高嶺土用途十分廣泛,主要用於造紙、陶瓷和耐火材料,用它來打造澆築模具,再合適不過了。”
高嶺土的密度在2.54-2.60 g/cm3之間。
熔點大約1785℃,十分耐火。
同時,還具有可塑性。
濕土能塑成各種形狀而不致破碎,並能長期保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