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要論起來,怕是在此之前,他們聽都沒聽過何府有個四公子,名為何長笙!
但今日過後,不僅他們,全天下的人便會知道,何府四公子既是高府義子,亦是聞名天下的齊夫子的弟子。
從此以後,他便不再是那岌岌無名之流。
望著自己的新晉弟子,齊夫子眼裡的嚴厲也銳減了鋒芒,他低聲道:“長笙,你可知今日過後,這都城裡誰也不能小瞧了你?”
齊夫子這是在試問他是否會因為今日的眾人追捧而心高氣傲?
笙兒年紀雖小,但已早慧,又怎麼會聽不出來他的意思。
眼神微閃過後,他釋然一笑,那張稚嫩的麵龐微微抬眼卻滿是堅定。“夫子放心,弟子定然不會因為一時的風光而自傲,人生在世,須得榮辱不驚才能立身,夫子的一言一語,弟子永記在心。”
齊夫子便明了了,抬手輕撫胡須,眼底滿是欣慰滿意之色。
這個弟子,收的確實合他心思。
可能笙兒會因為是他那句所謂的修身治國平天下讓齊夫子為之動容。
其實不然!
齊夫子從笙兒未入高府之前,便收到過高江的囑托,請求他好生教導一番,言語之間便是想培養提拔之意!
為此,齊夫子早先也是不動神色的觀察了笙兒許久。
一開始,他並不看重這個何府的庶子,還以為是那高江一時興起,想培養個女婿來繼承他的家業。
可漸漸,他發現,笙兒很聰慧,很多他隨口一提的詩文典故,他一聽便能記住。
不僅如此,笙兒為人亦十分堅毅努力,一本字帖,他能不厭其煩的練習無數遍,每次厚厚的宣紙,也展露了他的刻苦用心。
原以為他是為了勤能補拙,卻不想他拿起字帖一看,發現他的字寫的很漂亮。
工整清秀,初顯風骨。
許是因為年紀尚幼,所以沒有蒼勁有力的形態,但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些許意境,頗有大家風範。
他一手漂亮的字,便讓齊夫人對其稍有改觀。
然,字寫得好,聰慧這兩個優點是打動不了齊夫子的。
真正打動他的,是他的秉性。
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齊夫子這樣的名師收徒,自然有自己獨特的眼光和成算。
偶爾隻見與其談起幾番當下時事,笙兒總能說出獨樹一幟的看法,且時常能發掘他人忽視或從未關注的點。
齊夫子每每聽起,總是頗有感觸,慢慢的便忍不住起了心思。
這樣的稚子,除了出身差了些,倒也沒有其他不妥,若是悉心培養一番,將來必定能成為國之棟梁,流芳百世。
同桌的人說起了那不知從何傳來的打油詩,齊夫子恍惚聽聞說那詩是出自弟子何長笙生母之口,便微微側目,詢問道:“那白姨娘,便是你生母?”
笙兒亦沒有想到齊夫子會提及林楚淺,微楞一下,咧開嘴,難得在其麵前露出孩童的嬌憨可愛,隻見他重重的點頭。“回夫子,弟子的生母正是白姨娘。”
齊夫子撫著胡須,輕聲咀嚼了那首打油詩:“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不俗又不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