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東抄西襲成文章(2 / 2)

臥槽!溫體仁和施鳳來心下就是一驚,便是崇禎身後一直如同木頭一般呆呆站立的東方教主方正化也是睜大了眼睛,這幾句話一出,足見水平了,後邊兒的隻要和這幾句能處在同一個水平線上,這篇文章放在蒙學可是很不錯的——如同三字經一般朗朗上口,正適合年幼蒙童學習。

崇禎把溫體仁和施鳳來目瞪口呆的樣子儘收眼底,心中暗笑,卻接著念了下去:“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非聖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誌。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馴致。”

等到崇禎一篇弟子規背完,溫體仁和施鳳來已經徹底被震住了。要說這文,高明是不怎麼高明的,可就是因為不夠高明,不似論語那般的玩什麼微言大義,反而更適合蒙童學習,一如三字經一般。

溫體仁躬身施禮,誠心拜服道:“陛下天縱之姿,臣所不及也。此文淺顯易懂,正適合給童子開蒙所用,雖短短千餘字,卻是將《論語·學而篇》之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道理講的明明白白。”

施鳳來見溫體仁好不要臉的先拍崇禎馬屁,當下緊接著道:“陛下大才,臣深感佩服。臣以為,此文當命工匠拓版,每所社都,都應懸掛陛下聖訓。”

接著,又似麵有難色地躬身道:“隻是臣以為,陛下文中,還有一句不妥之處。”

崇禎心道,老子能把這玩意兒背下來不出錯就很不容易了,哪裡妥不妥的,朕哪裡知道?這他娘的是後世流傳數百年的完整版本了,老子要個臉,隻是把聖人訓改成了皇帝訓,怎麼還有不妥的地方?隻是畢竟要保持個明君的樣子,故而隻是故作好奇地道:“哦?施愛卿儘管說一說,哪裡不妥當?”

施鳳來又躬身一禮,這才拱手道:“啟奏陛下,臣以為,弟子規,皇帝訓,這一句不妥當。不如改為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崇禎心下當即就是一個臥槽,這他喵的怎麼又給改回原版本去了?這施鳳來是不是一個穿越者?

就在崇禎胡思亂想的時候,施鳳來卻是接著道:“陛下乃是天子,乃是天降聖人以牧萬民。此篇文章乃陛下所作,用於訓示天下蒙童,當然稱得上是聖人訓。”

溫體仁眼見施鳳來這般不要麵皮,當即道:“啟奏陛下,臣以為,施大人言之有理,稱之為聖人訓,一點兒不為過。隻是此文何名?望陛下明示。”

崇禎看著溫體仁與施鳳來一個個爭相拍馬的樣子,笑道:“此文乃是朕方才偶思所得,既然是給蒙童弟子開蒙訓誡所用,不如便叫做《弟子規》?”

見溫體仁與施鳳來都表示讚同後,本來想裝完逼就跑的崇禎接著又道:“還有一事。既然我大明已經有了社學,隻多派先生下去便可,那王懷文卻該如何處置?”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