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建奴的二貝勒阿敏都成為了大明暗中冊封的建州女真都指揮使並建州侯,楊七七玩一出無間道似乎也沒有什麼?
心中暗自佩服著崇禎皇帝命令自己來遼東玩的這麼一出,楊七七笑道:“眾位哥哥,歡迎來到大明!”
許成順臉色一變再變,最終啞著嗓子道:“你騙了我們?!”
楊七七笑道:“哪兒有?不過是我家主人英明,想要請各位來大明做客,又擔心各位嫌麻煩不願意來,這才讓兄弟去請各位的。”
許成順陰沉著臉道:“我拿你當親弟弟對待,你就是這麼回報我的?”
楊七七獰笑道:“楊某自小孤兒,全靠我家主人英明,賞口飯吃才活到現在,楊某一生除了主人,再無其他任何的親人,何來的兄弟!”
許成順道:“如此說來,你跟我結拜為兄弟,也是假的嘍?隻是不知道你家主人到底是誰?能弄的出這般陣仗再有你這般忠心耿耿的奴才,必然不是易與之輩。”
楊七七向著京城的方向一拱手,笑道:“我家主人,乃是大明天子,爾等口中的蠻子皇帝,崇禎。”
許成順聞言狂笑道:“能得崇禎皇帝親自設計,許某可是榮幸的很呐!”
楊七七冷哼道:“彆介,真不是這麼回事兒。陛下隻是命楊某去沈陽城中弄些有頭有臉的回來,可沒指定一定要是各位。
隻是不曾想,各位的貪念大到了這般地步,為了區區福壽膏,竟然想著跟楊某一起去安南。
要怪,還是怪各位自己貪心罷!”
許成順穩住心神後問道:“那福壽膏呢?你自己可也吸食了不少,隻怕你現在也離不得這東西了罷?你以為哥哥我真是為了銀子才跟你去安南的?”
楊七七臉色不變,笑道:“我當然知道,各位哥哥眼下可是沒有人能離得了這東西,楊某也是。
不過,楊某回去之後自然要戒除的,戒不掉也不過是一死以報陛下天恩罷了,卻也不勞哥哥們操心了。”
見許成順還要說話,楊七七卻是冷笑道:“行啦,哥哥們就彆想著扯蛋拖延時間了。
你們帶來的那些隨從,此時都下海喂了王八了。再說了,就算是他們還活著,你覺得他們能贏得了我手下帶來的人?”
許成順這才苦笑道:“果然,你才我們這群人裡麵最精的一個。可笑我原本還拿你當成一個不諳世事的小兄弟。”
楊七七揮揮手,吩咐道:“都拿下,請各位老爺們都回艙裡好好休息,等靠了岸,咱們就直接快馬進京。”
許成順麵對過來捆綁自己的人也不反抗,隻是接著問道:“那盛京城中的買賣,真就這麼給扔了?”
楊七七獰笑道:“扔是不可能扔的。許老哥放心。
要麼,你們進了詔獄以後老老實實的配合,當然,就算你不配合,他們也有的是法子讓你配合,這樣兒的話,咱們還能回遼東。
要麼,換個人去遼東說咱們的船遇上了大風浪,連人帶船的都進了海底。
比如說楊九九,我同族的兄弟去遼東接替我這一攤子,然後重新再來一遍。”
許成順被楊七七這般不要臉的說法氣的想要吐血,怒喝一聲道:“彆忘了,咱們義結金蘭之時,可是說過要同年同月同日死的,你就不怕應了誓言,不得好死麼!”
楊七七笑道:“楊某死後,自然是要替陛下在陰間開疆擴土的,至於好死不好死什麼的,自然也就無所謂誓言不誓言的。
若是你肯好好配合,好處自然少不了你的。”
許成順的臉色卻是突然之間就變成了一片灰敗之色,呢喃著道:“那又如何?我一片真心待你,卻落得如此下場。
就算是我再怎麼配合,隻怕我也回不得遼東了罷?到時候留下妻兒在那裡活受罪。”
楊七七笑道:“你要是能回去,自然能團聚,不能回去,也可以接來,總之聽安排便是了。隻要好生配合,總是不會虧了老哥你的。”
說完,楊七七便揮手道:“都送回艙中去罷。”
一路奔波了幾日之後,楊七七才帶著許成順等人回到了京城。
看著眼前單膝跪地的楊七七,崇禎皇帝不禁暗罵原本的那個蠢蛋崇禎皇帝。
錦衣衛和東西廠用的好了,那可是堪比十萬大軍的存在!
最起碼,十萬大軍也盯不住這些貪腐的官員,更不可能看這種濕活。
歎聲一聲後,崇禎皇帝才開口道:“辛苦你了,連個年都是在遼東那邊過的,直到今兒個才回來。”
楊七七頓首道:“為陛下效命,乃是臣子本份,不敢言苦。”
崇禎皇帝笑道:“起來罷,不要跪著了。”
等楊七七起身之後,崇禎皇帝又接著道:“此行收獲如何?”
楊七七躬身道:“啟奏陛下,卑職此行帶去的貨物基本上都售空了,一共帶回來黃金六萬兩,白銀兩千萬兩。都已經解入內帑了。
建奴偽宮前的那條街上的眾多鋪子東家,也都投入了詔獄之中。”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自己卻是先尋思開了。
兩千萬兩白銀加上六萬餘兩的銀子,這錢當真是好賺的很。
可是這些人如果要放回去,這筆錢首先就會少掉一大部分。
如果不放回去,下一次就很有可能沒有人上鉤了。
斟酌了半晌,崇禎皇帝才本著細水長流的原則開口道:“這些人先在詔獄中調教一番罷。
若是願意配合,那最好不過。若是不願意,就乾脆都處理掉,重新換個人去遼東。”
崇禎皇帝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就變成了這種強盜性子——也可能是皇帝都是這德性?
早早地派了楊七七去遼東搞風搞雨,一次卷回來兩千多萬兩白銀,這也就算了,可是讓許顯純派人去杭州找那個叫金尼閣的傳教士,就有點兒出乎崇禎皇帝的意料之中了。
這事兒是朕堂堂大明皇帝乾的?
好吧,這就是朕讓他們乾的。
左右不過是去蠻子那裡拿幾本書罷了,這是給他們臉,他們應該高興才是。
崇禎皇帝覺得金尼閣應該感到榮幸。
可是金尼閣真的是一點兒榮幸的感覺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