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2 / 2)

寇可往,我亦可往!

憑什麼倭奴就能來中原,中原卻不能報複回去?

仁義?道德?

狗屁!

崇禎皇帝想起了前世一個叫仇聖的家夥。

知道仇聖是何許人也的人可能不多,但是“殺一是為罪,屠萬是為雄。屠得九百萬,即為雄中雄。”這句詩,知道的就多了。

除了這首男兒行,仇聖還寫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大中華民族複仇主義宣言》,也叫做《血洗小日本》,隻是除了某一段時間內曾經廣為流傳過,後來已經很少有人看過了。

但是崇禎皇帝還記得男兒行中的另外一句“君不見,豎儒蜂起壯士死,神州從此誇仁義。一朝虜夷亂中原,士子豕奔懦民泣。

我欲學古風,重振雄豪氣。名聲同糞土,不屑仁者譏。

身佩削鐵劍,一怒即殺人。割股相下酒,談笑鬼神驚。”

若說是這首詩有什麼內涵,崇禎皇帝自認滿腦子1和0的自己找不出來。

但是崇禎皇帝卻無比認同仇聖的觀點——沒有一個日本人是無辜的,對於日本東京,應當屠殺血洗以進行報複。

冷哼了一聲,崇禎皇帝開口說道:“寇可往,我亦可往,墨門钜子乾的好。朕正有意血洗日本,隻是一時騰不出手來罷了。”

徐光啟已經不知道該怎麼評價崇禎皇帝了。

依著崇禎皇帝能下旨不許餓死一個百姓的德性來看,怎麼著也不是這種嗜殺無度的狂人。

哪怕是在漠北草原上連築十餘座京觀,也遠遠稱不上血洗草原。

如今卻是赤裸裸的說出了血洗日本這種話,鬼知道日本到底是怎麼招惹到這位爺的。

徐光啟躬身道:“陛下慎言,若是傳了出去,恐於陛下聖譽有礙。”

崇禎皇帝卻是嗤的一笑,開口道:“狗屁的聖譽!看破千年仁義名,殺人百萬心不懲。寧教萬人切齒恨,不教無有罵我人。

不血洗日本,朕心不安。

大明現在騰不出手來,等大明騰出手來,這日本諸島,朕定然要其寸草不生。

徐愛卿記住了,寧要大明的草,不要敵國的苗!”

定了定神,崇禎皇帝又低聲吩咐道:“今兒個這番話,不許傳出去。若是讓日本有了防備,小心爾等的腦袋。”

跟在崇禎皇帝身後的王承恩和方正化心中皆是一凜,一起躬身應是。

徐光啟也躬身道:“陛下放心,此間之事,定然不會有一個字傳出去。”

崇禎皇帝這才嗯了一聲,接著道:“那墨家傳人都藏在哪兒了?朕派人去把他們找來。”

徐光啟躬身道:“啟奏陛下,墨家傳人此時應該在山東泰安州,泰山與方山、隔馬山之間。”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道:“徐愛卿放心,隻要有了地點,就跑不了他們。”

被崇禎皇帝一句跑不了他們給弄的半晌無言,徐光啟定定神後躬身道:“陛下,臣隻擔心陛下傳詔,墨家傳人未必肯來。到時還請陛下暫息雷霆之怒。”

崇禎皇帝嗬嗬一笑,開口道:“朕又不是那嗜殺無度的昏君,對於這些務實之人,還有一心為國為民之人,朕向來寬容的緊。

正所謂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單憑他墨家钜子能派人去日本報複,除謀逆之罪外,哪怕是他指著朕罵暴君,朕也唾麵自乾。”

徐光啟心中大汗不已,全大明誰不知道您是有名的暴君,哪怕是夏桀商紂那兩個家夥加一塊兒,跟您比還嫌不夠呢。

夏桀商紂加一起殺的人可能還沒有您一次北征草原所屠掉的部落人口更多一些。

更彆說受了您老人家的指令的毛文龍在東江乾的那點破事兒了,擱曆朝曆代都沒有人敢這麼明目張膽的販賣人口,劫掠無度,抽冷子就放火,殺完人就跑。

崇禎皇帝要是知道徐光啟心中所想,一定會笑掉自己的大牙。

都是你死我活的關係了,還他娘的講究什麼仁義道德?

哪怕是為了老子不用把自己掛樹上去,自己就恨不得毛文龍乾的再過分一些。

又再一次叮囑了一番徐光啟,要求一定要再想辦法提升蒸汽機的效率和速度之後,崇禎皇帝就扔下了腹誹不已的徐光啟跑路回宮了。

身為專門替崇禎皇帝乾一些臟活的黑手套,許顯純又一次被崇禎皇帝召喚到了宮裡見駕。

臟活乾的越多,許顯純就越發的不擔心自己以後會不得好死。

如今他許某人在大明的名聲,隻怕比之紀綱錢寧都強不到哪兒去,不知道多少人恨自己不死。

但是皇帝陛下私下裡有句話說的好啊,錦衣衛若是有甚麼好名聲,就是對於皇帝最大的背叛。

許顯純對於崇禎皇帝的這句話深以為然,也早就做好了自己落得和紀綱一般下場的打算。

但是崇禎皇帝卻是用許顯純用的很順手。

看著躬身站在禦案之前的許顯純,崇禎皇帝開口說道:“朕從徐愛卿那裡得到了墨門的消息。

許愛卿親自去,或者派得力的人手去一趟山東,地點在泰安州的泰山與方山之間。”

許顯純垂首問道:“敢問陛下,是殺?是俘?”

崇禎皇帝笑道:“彆總是弄的這麼血淋淋的。要是那樣兒的話,朕派新軍去便是了,用不著錦衣衛去。”

沉吟了一番後,崇禎皇帝才接著道:“許愛卿還是親自跑一趟罷,讓彆人去,朕不太放心。”

許顯純躬身道:“請陛下吩咐。”

崇禎皇帝嗯了一聲道:“許愛卿去那裡找到墨門的人之後,跟他們商議一番,看看能不能請他們進京,加入皇家學院之中。

隻要是有真本事的,高官厚祿隨他們開。

做為交換條件,朕許他們宣揚墨家學說,不加以限製。隻要他們乾的彆太過分,哪怕是跟儒家有衝突,朕也會向著他們一些。”

聽到崇禎皇帝連這種條件都開出來了,許顯純也大概的知道了崇禎皇帝心中對於墨門諸人的重視。

許顯純當下便躬身道:“陛下放心,微臣一定請墨門諸人進京。”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