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說是如心和尚和永寬和尚了,大殿中其他的和尚,彆管是北少林還是南少林的和尚,都已經趴地上去了——崇禎皇帝的這番話可就是真正的誅心了。
佛門也好,道門也罷,都講究個渡己渡人,渡眾生脫離滾滾紅塵這無邊苦海。
可是把這尋常的百姓都給渡了,誰來給皇帝繳賦?誰來給皇帝納稅?誰去服徭役?誰又去從軍衛國?
甚至於,這個問題乾脆就是針對於佛門而提出的——最起碼道門還經常有道士進入軍中呢,佛門就真正的隻等著信徒供養了。
崇禎皇帝第一個問題,如果說還隻是一拳打在了佛道等教派的命門之上,這一下可就不是打一拳那麼簡單的事兒了。
乾脆就是把刀架在脖子上比劃了。
隨著一片請罪之聲響起,崇禎皇帝卻又笑嗬嗬的道:“起來,都起來。剛才朕就說了,今兒個就是為了辯一辯,並沒有彆的意思。”
隨著眾人一起起身的如心和尚心道辯你奶奶個腿兒!這種送命題一出,誰敢跟你辯?
既然你個狗皇帝提出了這麼個問題,隻怕大軍已經在山下了罷?再看看你身後那些個鷹犬們意欲擇人而噬的眼神,誰敢跟你辯?
千年禪宗祖庭,今日休矣!
就在如心和尚蛋疼不已,心中暗自忐忑之時,永寬和尚卻是躬身喧了一聲佛號:“阿彌佗佛。”
崇禎皇帝笑道:“永寬大和尚可是有話要說?”
永寬和尚躬身道:“陛下,佛門大開方便之門以渡世人,世人卻貪戀紅塵,渡之不儘。
佛法無邊,卻不能讓天下之人儘皆皈依佛門,亦不能讓天下人人行善。唯有先修己身,再渡世人。
若真有朝一日渡儘世人,陛下之大功德加身,必然成就無上正果,金身菩薩。”
嗯,說的真好聽,朕都開始喜歡你們這些個禿驢了。
想了想,崇禎皇帝乾脆把臉一撕,笑道:“世人渡不儘,卻也有皈依者。
皈依之人卻不納賦稅,不服徭役,不從軍伍,為之奈何?”
南少林雖然在崇禎皇帝眼裡的印象分比之北少林要高一些,可是實際上,在崇禎皇帝的眼裡就是天下烏鴉一般黑。
或者說的好聽點兒,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如心和尚此時心裡竟然感覺到了一絲的快意——讓你永寬禿驢牛逼,讓你多說話,現在好了吧,傻眼了吧!
想了想,如心和尚覺得既然這永寬禿驢不要臉,那自己要這玩意也沒有啥用,彆的不說,先保下這千年的祖庭才是正經事兒。
隻是還沒有等如心和尚開口,永寬和尚就已經躬身道:“陛下,我南少林報國,向來不落人後。
倭寇作亂,總製胡宗憲始用少林僧兵。雖不納賦稅不服徭役,拳拳報國之心卻是不輸於人,望陛下明鑒。”
如心和尚的臉已經徹底黑了下來。
這永寬和尚今天就是來砸場子的,就是來給北少林添堵來的!
南少林有僧兵,北少林也不是沒有,可是問題是,南少林那些個禿驢是正兒八經的上了戰場的,北少林可沒上……
這就讓人很蛋疼了。
崇禎皇帝卻是嗯了一聲,複又嗬嗬笑道:“永寬和尚所言不錯,僧兵之事,朕亦知之,如此甚好,甚好。”
如心和尚乾脆把心一橫,躬身道:“陛下,我少林寺願派出僧兵百人,以為軍中教練,望陛下允許。”
崇禎皇帝卻是笑道:“二位大和尚報國之心,朕知曉了。隻是征詔僧兵這種事,以後不會有了。讓出家人進入軍中也不太合適,此事就此作罷。”
這下子如心和永寬和尚一起蛋疼了。
您老人家想怎麼樣兒?和尚一體納稅?一體服徭役?
崇禎皇帝卻嗬嗬笑道:“朕聞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雖分南北,武功卻都是大明的。聽說藏經閣中有不少的武功秘籍,朕欲使人謄抄一份以廣發軍中修習,如何?”
如果說崇禎皇帝一開始的時候就提出這個要求,彆管是如心和尚還是永寬和尚,估計都不會同意,除非崇禎皇帝敢玩火燒少林寺這麼一出戲。
但是現在不同意卻是不行了——彆說火燒少林寺了,按這位爺的說法,搞不好就是血洗少林寺甚至於再來一次武宗滅佛了。
想了想,如心和尚還是躬身道:“陛下不知從何處聽來?我少林寺之中是有一些強身健體的功夫,可是藏經閣之中多是經書,並無甚麼武功秘籍。
更何況,武功之修行,在於打熬筋骨,非一朝一夕之功,軍中將士軍陣之上,也未必比我少林之功夫差了。”
崇禎皇帝卻是嗬嗬笑道:“沒事兒,朕聽說什麼藏經閣和羅漢堂中都有不少武功秘籍。
尤其是什麼易筋經洗髓經一類的可都是好東西,還有什麼金鐘罩鐵布衫,鬼影擒拿手和大力金剛指?
兩位大和尚安排一下,今天就讓人進去抄一份,必然不會亂動裡麵的經書,以免惹得如來那個小氣的以後找朕的麻煩。”
崇禎皇帝說的如來小氣,就是針對於西遊釋厄傳裡如來所說的:“經不可輕傳,同不可輕取,某年某月某日,九經大佛去舍衛國趙長春家傳經,隻討得三鬥三升碎米,照此傳經,難成尊貴!傳經人還不得餓死!”
這一段故事,永寬和如心和尚哪個不知道,當即都是無語之極,卻又不敢擺明了說你丫一肉體凡胎,佛祖還會找你的麻煩?
那麼一說,不就是擺明了不承認崇禎皇帝上天之子的身份?
兩人正在為難之間,崇禎皇帝卻又是嗬嗬一笑,開口道:“怎麼,兩位大和尚可有為難之處?若是有的話,可以直接告訴朕。”
永寬和尚開口道:“敝寺之中武學典籍,願任憑陛下派人謄抄,隻是貧僧要向陛下求一個恩典,望陛下開恩。”
崇禎皇帝笑眯眯的道:“大和尚儘管說就是,隻要是朕能答應的,無不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