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聿鍵喝道:“打起精神來,像什麼樣子!陛下當初便說過了,咱們出海,是開創事業,是替大明開疆擴土,是替子孫後代謀福來了,現在哭唧唧的算怎麼回事兒?”
朱倬紘撇嘴道:“王叔你眼眶也紅著呢,還說我們兩個呢。”
朱聿鍵氣結,過了半晌才道:“且不說這事兒,咱們現在還是說說這石炭的事兒。
等到了開春,咱們就得準備人手挖煤了是吧?”
朱倬紘道:“總不能咱們三個上手去挖吧?”
朱聿鍵怒道:“你今兒個是怎麼著了?吃錯了藥了是不是?”
朱倬紘訕笑道:“沒,王叔息怒,小侄就是開個玩笑,開個玩笑而已,您老人家彆當真。”
朱存機也打圓場道:“王叔且不用管他,估計這家夥心裡不痛快,借機生事兒呢這是。”
朱聿鍵哼道:“寡人不管你心裡是不是不痛快,但是現在說的是正事兒,把你那嬉皮笑臉的模樣給我收起來。”
朱倬紘訕笑道:“是,是小侄錯了。”
朱聿鍵這才接著道:“現在最主要的是,咱們人手還是不夠。”
朱存機道:“咱們現在新明島上有十餘萬人,如何還不夠了?”
朱聿鍵道:“這十萬人,八萬多的是士卒,兩萬多是工匠,指望這些人去采礦,誰來替咱們平定大島?
畢竟現在冬天也沒剩下多長時間了,眼看著都快過去了,該準備準備把那些個蠻子們給處理掉了。”
朱倬紘插話道:“王叔考慮的是,可是還有一個問題,王叔想過沒有?”
朱聿鍵一愣,問道:“什麼問題?”
朱倬紘道:“還是人的問題,這八萬士卒是要平定蠻子沒錯,可是平定完了之後,守衛這座大島,根本就用不了多少人不是?
都是咱們大明的百姓,這裡主要還是要用到水師,對於衛所的需求,其實不大。
畢竟這裡不像是大明,北有蒙古東有建奴,放眼四顧皆敵。這島上除了咱們大明的百姓,還有誰?早晚不都能清理乾淨?”
朱聿鍵像看二傻子一般的看著朱倬紘,笑道:“人心呢?你考慮過人心沒有?
現在咱們是篳路藍縷闖事業,島上又有著蠻子,所以說大明的百姓們就必須抱團,可是一旦沒了蠻子之後呢?
連大明都有造反的,何況是這島上?
人心不足,易生禍患啊。”
朱倬紘啜著牙花子道:“倒也是,這八萬士卒還真就輕易動不得。
可是如此一來,咱們又上哪兒弄這許多人手來開礦?要不然,咱們還是跟陛下去要?”
朱聿鍵還沒有開口說話,朱存機就開口道:“這島上的人有幾十萬,無所謂,如果有幾百萬,換成你是陛下,你能放心?”
朱聿鍵卻直接道:“陛下說他放心,所以儘管跟陛下要。但是要些什麼人,卻是有講究的。”
朱存機道:“王叔心裡必然是有所打算的,不如說來聽聽?”
朱聿鍵嘿嘿笑著道:“若是要了平民百姓過來,你舍得往死了用他們?
但是要那些犯了事兒的可就不同了,儘管用,往死了用,反正也不用心疼,還不用給工錢,咱們這就能省下一大筆錢。”
朱倬紘和朱存機一起豎起大拇指道:“王叔高明!”
然而朱聿鍵的高明並沒有什麼鳥用,在他的奏章隨著鄭芝龍還有滿船的煤炭一起回到大明的時候,就被崇禎皇帝給否定了。
曆史上這麼乾的人不是沒有,最起碼自己日思夜想的美洲大陸上麵的那夥人原本可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基本上都是英國自己不要的,流放出去的犯人。無論再怎麼美化,實際上也改變不了這些家夥是被流放的犯人這一點。
後來的結果也很明顯,這些個貨建立了滋油冥主的美麗奸合眾國,回過頭來就把自己的爹給弄成了孫子,坑的英國直叫爸爸。
為此還爆發了美麗奸合眾國曆史上著名的獨立戰爭。
雖然直到崇禎皇帝穿越回來,那個國家的曆史也不過是區區二百多年。
但是本著小心沒有大過錯的原則,崇禎皇帝第一時間就把朱聿鍵要求把大明的那些個死囚都弄去新明島的要求。
一年運一船過去沒有問題,但是全弄過去,那就不行了。
新明島的主體,必須保證是根正苗紅的大明百姓,而且心裡還得念著崇禎皇帝的好兒才行。
否則的話,真搞的新明島獨立了,這個鍋算誰的?
反正崇禎皇帝不想背這種鍋,太蛋疼了。
但是新明島的煤炭還是必須得弄回來的,哪怕是新明島也成了大明“自古以來”的固有領土也不行。
大明本土才是所有一切海外領地的根基,這一點永遠都不可能動搖,也就是說,這些個資源就必須往大明本土運。
為的就是以防萬一。
隨著朱聿鍵的奏章到來,同時來到的還有第一批,足足有三船的煤炭。
這些煤炭大概有多少呢?
以福船的載重量為例子,滿載的情況下,大概是八百噸到九百噸左右,所以三船的煤炭,已經足足有兩千四百噸之多了。
雖然說這麼點兒的量對比起大明目前每年所消耗的煤炭來說幾乎可以算是杯水車薪,但是,以後的產量和運輸量肯定會大幅度增加,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崇禎皇帝想要慢慢關停大明本土煤礦的希望暫時性的落空,但是早晚有一天,等著新明島運過來的煤炭能滿足需求之後,大明自己的煤礦就可以早早的關停了。
想到這裡,心頭火熱的崇禎皇帝就更加的期盼著遠洋局那些死太監們什麼時候能折騰起架子來乾活了。
然而再盼也沒有什麼鳥用,畢竟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紫禁城更不是一年兩年建起來的。
雖然說把遠洋局搞起來要比建個城池簡單的多,可是實際上,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搞定的。
時間晃晃悠悠的,也就過了冬天,到了年底,這時候的新明島已經快進入夏天了。
在新年祭天的時候,崇禎皇帝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向老天爺彙報了自己一年的工作和對於百姓的治理情況,也向自己的老祖宗彙報了對於建奴和草原的處理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