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瞧了瞧所謂的站台邊上被派過來維持秩序的五城兵馬司的士卒們,崇禎皇帝又覺得自己可能想多了。
喜歡搭免費火車的家夥們肯定是有,但是這裡畢竟是大明,又不是三哥那片神奇的土地上,這麼奇葩的事兒應該不會發生。
畢竟連吃個飯都能吃出花兒來的民族,不是那些左手摳屎右手抓飯的家夥們可以比的。
隨著吭哧吭哧的聲音不斷響起,車頭上冒出了一股股的黑煙,車廂也開始慢慢隨著車頭向前行去。
崇禎也大笑一聲,催馬向前而去。
這一次的感覺就與在皇家學院試車上麵的感覺大大的不同了。
畢竟往通州去的時候是空車,速度自然就比裝滿了石頭的時候要快一些。
崇禎皇帝胯下的戰馬,基本上是一路小跑著跟到通州的。
到了比永定門站還要簡陋的多的通州站之後,首先圍上來的是皇家學院的人,先是給崇禎皇帝見禮,然後就圍著傻大黑粗的車頭檢查了起來。
接著就是加水,加煤,然後再經過一條大弧度的岔道之後,將車頭調轉了方向,重新掛到了車廂上麵,再次向著京城的方向而去。
這一次的速度就比來的時候要慢的多了——最起碼要慢了小半個時辰左右。
因為來的時候掛的是六節空的車廂,回去的時候卻是將糧食裝的滿滿的,等著到了永定門站的時候再卸貨,經過永定門運入京城之中。
但是崇禎皇帝不覺得慢,就連在永定門一直圍著不曾離去的百姓,還有其他的官員什麼的也不覺得慢。
畢竟這十節車廂所裝的糧食如果要通過人力從通州進入京城,不走通惠河的話,最快也要多半天的時間。
而現在不過是一個時辰左右的時間就已經運到了永定門,再進入京城的倉庫,估計也就是多半個時辰的事兒。
時間最起碼節省了一半兒還多。
回到宮中的崇禎皇帝突然之間就想起來一個大問題。
後世有鐵老大來管理全國的鐵路,大明的鐵老大是誰?
現在全大明最牛逼的物流係統應該算是驛站係統,不僅送信傳遞軍情,還兼管著物流運輸。
也就是說,驛站這玩意除了在軍事體係的作用極為重要以外,還承擔著民間和政府使用的職能。
但是這玩意歸哪裡管呢?
答案是兵部。
兵部為驛站的最高直屬管理機構,兵部駕部郎中負責全國驛站的管理,也是其最高直屬管理機關,全麵管理驛站的日常事務。
包括驛站設置、驛站政令的頒布和實施、驛站車馬和人員的管理以及交通所需車、馬等的管理等。
“邦國之輿輦、車乘,及天下之傳、驛、廄、牧官私馬、牛、雜畜之簿籍,辨其出入闌逸之政令,司其名數”。
相當於國防部把交通部該乾的事兒給乾了。
而崇禎皇帝在去陝西之前就已經將之拆分成了兩部分,在崇禎皇帝看來,民用的那部分應該劃給戶部來管理,可是現在還是在兵部的管理之下。
兵部沒乾自己該乾的事兒,戶部的事兒也基本上是雜亂無章。
而如今,自己所布下的局已經初步的看到了效果了,動一動朝廷的架構,也就是順理成章之中的事兒了。
沒錯,整個大明的人,從文武百官到百姓,都以為崇禎皇帝想一出是一出,什麼事兒都由著性子來。
可是實際上,崇禎皇帝從頭到尾就隻關注了兩件事兒。
一是財政,二是軍權。
軍權更在財政之前。有了軍權,其他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所以崇禎皇帝的內閣成員,還有六部尚書,都被召到了平台。
吩咐完給諸位大臣們搬來凳子之後,崇禎皇帝就先開口了:“朕今日去了城外,看了火車的第一次運行。不知道諸位可有去看過的?”
工部尚書薛鳳翔道:“啟奏陛下,臣去看過了。”
戶部尚書郭允厚,還有兵部尚書崔呈秀,外加上內閣的諸位閣老,都表示自己也去看過了。
等到眾人的話音落下去之後,崇禎皇帝才開口道:“火車一天的運載能力極大,但是需要的調試,線路安排,也是極為麻煩,故而,朕欲新立一部,專管鐵路相關之事。”
來宗道躬身道:“啟奏陛下,自古來皆是六部,鐵路之事,劃歸戶部可也?”
崇禎皇帝笑道:“那就再增一部吧。戶部之事本就繁多,天下道路之事還沒有與工部糾扯明白,再加上這鐵路之事,恐怕更為難罷。”
郭允厚躬身道:“陛下英明。”
這就是赤裸裸的跟來宗道唱反調了。
你來宗道是內閣的閣老沒錯,可也不是首輔,更管不到我戶部,站著說話不要疼,把這鐵路的事兒塞到戶部來你想乾什麼?
是不是想讓我老郭頭上跟老薛一樣變得綠油油的?
當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崇禎皇帝笑道:“朕打算好好梳理一番六部,然後劃分出一個交通部,專管天下道路交通;還有一個鐵道路,專管天下鐵路。”
剛才還要七部,這會兒變成八部了。
您老人家是要把佛教的八部天龍給湊齊了麼?
眾臣心中雖然吐槽不斷,但是卻也有些無可奈何的意思。
實在是崇禎皇帝現在跟其他的那些個皇帝都不太一樣——砍起人來的狠勁兒直追太祖高皇帝和永樂皇帝。
但是不要臉的勁兒上來了,估計隻有老劉家的那幾個能比一比,剩下的誰也不行。
最主要的還是他手裡的刀子太硬,這個是最嚇人的。
溫體仁一瞧來宗道根本就搞不到點子上麵,乾脆自己躬身道:“陛下,若是另設交通部,則兵部之驛站歸之管理?
至於鐵道部,臣以為倒沒有多大的必要,實在是鐵路就隻有京師至通州和南直隸的兩條線路,而且目前還在修建之中,另設一部,實無必要。”
崇禎皇帝笑道:“那這鐵路之事由內閣來處置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