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朵顏三衛,或者說是兀良哈三衛——朵顏、福餘、泰寧三衛。
這三個混賬東西不是沒有前科的,在大明朝的國力轉折點——土木堡之變時,這三個混賬東西就投向了瓦剌,而到了大明朝的晚期,這三衛已經“泰半入於奴”。
也就是說,建奴的成分裡麵,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朵顏三衛的人。
對於崇禎皇帝這種狗脾氣來說,就算是朵顏三衛老實的跟貓兒一樣還會看著不順眼,有事兒沒事兒都上過去踢上兩腳,更何況這朵顏三衛還是滿滿的黑曆史?
除非朵顏三衛跟完顏宏一樣知情識趣,主動向著大明靠攏,要求成為一家人,否則的話,那就是不服王化的表現。
不服王化?是說朕失德還是想要造反?
當然,朵顏三衛最開始忠心當狗卻被朱棣給懟了的事兒,崇禎皇帝選擇了無視——那肯定是朵顏三衛不乖才把朱老四給惹急眼的。
崇禎皇帝的這般打算根本就沒有絲毫掩飾的意思,直接就告訴了張惟賢和崔呈秀。
張惟賢已經白透了的頭發開始有向著銀色發展的趨勢——陛下這心也太大了!
奴爾乾都司那地方,說是大明的沒錯,想要收回來直轄,那問題可就大發了。
自從宣德末年,大明朝開始南遷奴爾乾都司以來,那塊地盤基本上就算是放棄了。
在張惟賢的心裡,那破地方最好是早早的封給完顏玉卓生下來的皇長子,順便讓那孩子跟他姥爺完顏宏一塊兒守著奴爾乾都司也就是了。
原因很簡單,冬天冷的要死要死的——彆的地方大雪封山十幾天就算厲害的了,可是在奴爾乾都司那破地方,大雪封山幾個月都是很正常的。
而且那裡離著大明又遠的一逼,交通也不方便,政令不通,出問題的可能性就大。
所以倒不如扔給遼王當封地,然後再慢慢的向那裡移民算了。
但是崇禎皇帝會同意這種想法?
奴爾乾都司有多大?
說大不大,五分之一個大明是有的——奴兒乾都司管轄範圍西起鄂嫩河,東至庫頁島,北達外興安嶺,南瀕日本海和圖們江上遊,包括黑龍江流域和烏蘇裡江流域至庫頁島的廣大地區。
從後世的地圖上看,大致包括了吉林省、黑龍江省、內蒙古東北部分及以西俄羅斯局部、烏蘇裡江以東、外興安嶺及以北。
這麼大的麵積給扔了?不要了?
在崇禎皇帝看來,哪怕是給自己的兒子分封出去都不行的寶貝地盤,還他娘的不直轄管理?
至於說距離遠,地盤大大,什麼地廣人稀一類的,那崇禎皇帝就更不在乎了。
距離遠是不是?
沒關係,反正皇家學院現在有的是人在研究著怎麼樣兒給火車提速,估計用不了多久,大明僅有的兩條火車線路就該變成十條八條的,然後迎來第一次鐵路大提速。
地盤太大沒有人是不是?
那就更沒有什麼關係了,大明什麼時候缺過人?
想當官又沒官可當的辣麼多人,隨便弄點兒跟普通的百姓混在一起,往奴爾乾一扔不就行了?
到時候乾的好了調回大明,乾的不好就在奴爾乾養老,信不信排隊的那些讀書人能從順天府排到應天府去?
這麼一來,奴爾乾都司是不是就有人了?
奴爾乾都司有了大明的百姓,再通了鐵路,誰敢說那裡不是朕的江山?
就算是有誰敢說,大不了朕把他埋到土裡去就是了。
至於說現在,把南四衛一收,山海關前線東移,下一步就是慢慢的折騰遼陽,也就是原本的遼東都司,然後再北上沈陽、撫順,最後直接把建奴逼的向北逃竄。
至於說建奴會不會死守沈陽以跟大明玩什麼大決戰一類的,崇禎皇帝則是連想都沒有想過。
他愛新覺羅家什麼時候有這個種了?
今日割香港,明日割璦琿,馬關又割台灣島。萬裡江山峰煙起,隻顧一人慶有!
糠稀尼布楚,雍正恰克圖,敗家不過老佛爺。大清帝國版圖縮,每逢萬壽疆無!
這從日射兔子三百隻的糠稀大帝就開始割讓了二十五萬平方公裡;
就連被蟎蟲們鼓吹到了天上的聖明君主雍正照樣在雍正五年簽訂《恰克圖條約》,一舉割讓了十多萬平方公裡;
自號“十全老人”的錢聾不甘其後,也割讓了庫頁島左右的十來萬平方公裡;
倒光皇帝一瞅,臥槽,都是做皇帝的,你們怎麼就這麼優秀?不行,朕也得割讓一下,於是布魯特那裡一百一十多萬的土地就割讓了出去,成功的超過了他家幾個老祖宗;
鹹豐是個掉鏈子的,沒有倒光牛逼,畢竟人家叫倒光嘛,往外倒的時候也比較狠不是?
鹹豐者,嫌豐也。
覺得自己手裡地盤太多的鹹豐一瞅,得嘞,朕也割點兒吧,九十萬平方公裡的地盤就割了出去;
同治就比較狠了,從同治三年到同治七年,前後一共割出去一百四十多萬平方公裡;
到光緒的時候,這大清國基本上也就光了,隻割出去了四十來萬平方公裡的土地,實在是給愛新覺羅家的曆代皇帝丟人現眼!
當然,租界沒算上。
就愛新覺羅家的尿性,說他們敢死守著沈陽城跟自己死磕到底?
崇禎皇帝覺得拉倒吧,就算是崇禎皇帝再一次被李小哥攻進京城,再一次把自己掛到那棵歪脖子樹上,他愛新覺羅家也未必有那個膽子!
與其寄希望於建奴會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骨氣,還不如等啥時候母豬上樹,或者等著太陽從西邊兒出來了再說呢——到時候看看他愛新覺羅家是不是有幾分骨氣了。
正是因為如此,崇禎皇帝才決定乾脆就玩一把大的,直接來個趕狗入窮巷。
大明由西向東,由南向北,兵分兩路擠壓建奴的地盤,然後把建奴趕到原本被大明放棄,現在歸了建奴的奴爾乾都司。
到時候正好借著建奴的手把那裡所有不和大明一條心的集中起來,順便把一些大明不好處理的都給處理掉,然後大明再以救世主的姿態出現。
如此一來,不還是美滋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