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卻是一點兒怕的意思都沒有,隻是乾脆的拜伏於地,將頭上的官帽摘下來放在一旁,拜道:“陛下若儘赦之,臣恐覺華島嬰兒冤魂不依!”
溫體仁算是看明白了,今兒個這事兒最後就得是洪承疇勝出,而且丁點兒的屁事兒沒有,至於那十萬百姓,隻要家裡有人去給建奴當兵的,有一個算一個,都得老老實實的被弄去修鐵路。
很有可能一修就是修到死。
洪承疇這家夥不光心狠,臉皮還厚,上來就祭出了覺華島嬰兒這麼個逆天的大殺器,崇禎皇帝不怒都得怒。
覺華島嬰兒,是王在晉所記載的十三山百姓們的故事:“今大山有七百人黑夜潛偷下山,至海邊渡上覺華島,嬰孩都害死,問其何以害死,曰:‘恐兒啼,賊來追趕也’。”
同樣是關外百姓,十三山十餘萬人之眾,隻兩人逃入關內,餘者儘死。
這些人,比之這有男丁替建奴當兵的十萬百姓如何?
這個故事,不光是洪承疇知道,崇禎皇帝也在宮內的資料上麵看到過。
更何況,在審問袁崇煥的時候,袁崇煥也問過崇禎皇帝一句話:十三山十萬百姓何罪該死?
如今洪承疇把這事兒又給翻了出來,相當於崇禎皇帝前世鬥地主的時候,有人直接扔王炸出來。
果然不出溫體仁所料,崇禎皇帝的臉色一變再變,冷哼一聲道:“若是依愛卿之見,又該當如何?”
洪承疇拜道:“啟奏陛下,微臣知道陛下愛民如子,然則古人有雲,慣子如殺子,又有雲曰棍棒之下出孝子。
這十萬百姓,家家有男丁從賊,已經不是忤逆,而是赤裸裸的造反,若不懲戒,恐天下人不服。
倒不如將之發配到微臣的鐵道路,使之修路以贖罪,待十年之後,再行寬赦,天下人也無話可說。”
崇禎皇帝能怎麼辦?
洪承疇說的有理有據的,崇禎皇帝也很絕望啊。
眼看著自己是說不過洪承疇了,崇禎皇帝無奈之下,隻得將目光轉向了溫體仁等人:“眾位愛卿以為如何?”
溫體仁躬身道:“啟奏陛下,臣以為可以。畢竟先有十三山十萬百姓共赴國難,若是儘赦這十萬從賊之徒,隻怕難堵天下悠悠眾口。
如此一來,倒不如依著洪尚書所言,將之儘數發配去修建鐵路,倒也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兒。”
至於這個一舉多得,都有哪幾得,溫體仁沒說,但是在場之人根本就沒有傻子,誰能不知道是哪幾得?
戶部尚書郭允厚也覺得這事兒靠譜,弄去修鐵路,就可以把這十萬之眾儘數劃為奴籍,不用再重新忙著弄什麼大明的百姓戶籍,也算是給自己的戶部少了些麻煩。
至於說十萬人一下子全部打入奴籍是不是太多的問題,郭允厚也好,甚至於連在場的所有人,除去崇禎皇帝心裡隱隱約約的有些不忍之外,剩下的人卻都覺得是很正常的事兒。
畢竟蒲壽庚一家男的代代為奴,女子世世為娼,不許讀書,不許從事其他行業,這種牽連一整個蒲姓的事兒都乾過。
還有就是“色目著豬皮靴,不許乘騎,若行中徑,許平民打死勿論。題名碑中,無此規條”這一條,更是赤裸裸的把所有的色目人都給劃進去了。
而色目信大部分是信仰什麼的,大家夥兒心裡都清楚,但是卻隻能穿豬皮靴。
就連走在路中間都不行,否則的話,隨便哪個大明的百姓把人給打死了,那也就打死了,官府是不會管這種事兒的。
至於崇禎皇帝,反正這些規定都是朱元璋定下來的,屬於祖製,屬於不可動搖的那一部分,除了遵守之外還能怎麼辦?當然是三令五申的強調要遵守祖製了。
如今洪承疇一開口,就是把這十萬人劃成了奴籍,崇禎皇帝心中雖然有些不忍,可是再想想十三山的百姓,再想想自己前世看過的摔頭胎的說法,崇禎皇帝的心又硬了起來。
慈不掌兵;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這兩句話,崇禎皇帝一直奉為圭臬。
對於這十萬百姓心軟,就是對於剩下的九千多萬大明百姓的心狠!
畢竟,犯了錯卻能被原諒,這種事兒是聖母們應該乾的,不是一個皇帝應該乾的。
否則的話,還要大明律乾什麼?
狠下心來之後,崇禎皇帝便擠出了兩滴眼淚,哽咽道:“朕這心裡,實在是不落忍!都是朕的子民,何至於斯?”
洪承疇勸道:“陛下,十萬與萬萬大明百姓,皆是陛下的子民,若是不對這十萬人做出懲戒,豈不是對於萬萬之數的百姓不公?臣知陛下愛民之心,然則此時非陛下心軟之時也,望陛下明察!”
洪承疇的話一出口,剩下的那些個大佬們也算是看明白了——崇禎皇帝這是要麵子,這個都算不上鍋的鍋自己不背,反而要讓大家夥兒一起扛起來。
不過無所謂,前麵有對於老朱對於色目人的處置方案在前,才區區十萬人而已,當不得甚麼。
於是崇禎皇帝的眼淚還沒有擦乾,底下的大臣們,從內閣的幾位大佬到八部尚書,就一起躬身道:“望陛下明察!”
崇禎皇帝無可奈何之下,隻得歎息一聲後開口道:“罷了罷了,就依洪愛卿罷。遼西這十萬百姓,儘數劃與鐵道部去修建鐵路,十年後再放歸民籍。”
想了想,崇禎皇帝又補充了一句:“若是其家中從奴之丁歸來,不許為難,一體當差也就是了,隻是該丁之其需延長至二十年,以為後來者戒!”
……
溫體仁等人就想問問陛下您是怎麼做到這麼不要臉的?
剛剛還在感歎著自己的子民,自己的百姓,轉眼之間就是該丁歸來二十年?
可是這些百姓在手裡,倒也不怕那些“該丁”不想法設法的跑回來。
先不提這些人回來之後要乾二十年的苦力,就光是黃台吉,能眼睜睜的看著上萬的壯丁跑回大明去?
如果說黃台吉不抽瘋了一般的處理這事兒,溫體仁覺得除非自己是個傻子才會相信。
而這事兒基本上是個無解的難題。
儘數放回來,建奴就少了近萬的打手,而且是對上明軍之後戰力可觀的士卒。
嚴加看管以防止士卒逃回大明?
嗬嗬。
ps:推書:《明武天下》,作者是可凡妹子,前麵開局很不錯,後麵還沒來得及看。主線發生在土木堡之變。
《重回明朝當暴君》,《崇禎大帝國》,《回到明朝當學霸》,一股腦的都去明朝,朕實在是沒什麼好說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