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鄭芝龍掙紮著想要起來行禮,馬石便一把按在了鄭芝龍的肩上,止住了鄭芝龍後笑道:“陛下說了,這回打你這二十軍棍,不是因為你擅自帶兵替李吖子他們平事兒。”
鄭芝龍倒也不再強行掙紮著行禮了,畢竟結結實實的二十棍下來,能保住命就算是走狗屎運——如果剛才馬石的腳尖擺成了內八字,自己沒有一點兒活下來的可能。
不過依著現在這位皇帝陛下的脾氣,既然打完了,自己的事兒也就算是過去了,不太可能再出現什麼秋後算帳的事兒了。
呲牙咧嘴的向著馬石道謝了之後,鄭芝龍才問道:“請馬公公明示,芝龍當定改過。”
馬石道:“陛下說了,下次直接出動艦隊便是,我大明行事,何須找這些借口?又何須向這些番邦小國解釋?
還有,這次的借口不好,很不好,所以打你這二十棍子,就是讓你長長記性!”
鄭芝龍強忍著疼痛,向著北邊拱手道:“是,罪臣知道了,定然好生思過悔改。”
馬石又接著道:“還有啊,不是咱家說你,下次可不能再這麼自做主張了,一定要記得先向五軍都督府報備。
這一次要不是陛下法外開恩,你鄭提督便是有幾顆腦袋也不夠軍法砍的!”
由於疼痛,鄭芝龍臉上擠出來的笑比哭還難看:“這不是怕五軍都督府那邊兒橫生枝節麼,畢竟陛下遠征遼東,五軍都督府豈會允我再開戰場?”
馬石笑道:“你怎麼知道五軍都督府不同意?現在英國公和成國公他們成天在算計些什麼事兒你知道?”
同樣向著北方拱了拱手後,馬石才接著道:“如今的五軍都督府,可再不是以前的五軍都督府了,那些個窮酸措大,已經被踢了出去。
不瞞你說,現在的五軍都督府正在謀劃著下一個收拾什麼地方呢,要不是陛下親征遼東的花費太大,現在估計已經正式向著莫臥兒進兵了!”
鄭芝龍倒吸了一口涼氣,問道:“莫臥兒?那可不是什麼善茬,真要打起來,雖然說我大明的勝麵極大,可是損失也不會太小?”
馬石卻是不屑的笑道:“你可知道建奴這一次為什麼會滅的這麼快?”
鄭芝龍見馬石把話頭轉向了遼東,便好奇的問道:“難道這中間還有什麼關聯不成?”
馬石道:“自然是有一些的。多數建奴士卒身上背著杆吸食福壽膏的煙槍,這些人弱的跟那小雞仔兒一般,又有什麼本事衝陣爭雄?”
鄭芝龍好奇的道:“那福壽膏也賣往莫臥兒了?”
馬石點頭道:“這個是自然,隻不過是曹公公在負責此事,咱家也不太清楚。
想來那莫臥兒的士卒變成了建奴士卒那般模樣後,也不會對我大明造成什麼威脅了。”
鄭芝龍嘿嘿笑道:“那感情好,到時候出征莫臥兒,南洋艦隊正好去封鎖了他們的海路!”
馬石道:“這個自然少不了你的。隻是以後行事,千萬要小心一些,切勿再自行其事了。
像這回的事兒,你隻要報了五軍都督府就能行的事兒,何苦要自己挨上這二十軍棍?”
鄭芝龍卻又問道:“不對啊,要說隻是打俺老鄭一通,也用不到你這西廠督公親自出馬吧?”
馬石道:“不錯,咱家還要往新明島上一行,去見一見唐王殿下他們。”
聽馬石提到了唐王朱聿鍵他們那些人,鄭芝龍當即便閉口不再問了——天家之事,很多事情不知道才是幸福,知道的越多越危險。
吩咐鄭芝虎和鄭芝鳳下去準備灑宴之後,鄭芝龍才把臉一換,笑著對馬石道:“這回來的巧,先在滿者伯夷這裡嘗嘗當地的一些吃食再去新明島。”
馬石卻斜著眼道:“你這家夥必然不會憋著什麼好屁,有什麼話兒就直接說!”
鄭芝龍道:“你也知道我是個粗人,離著京城又遠,這朝堂上的事兒可就全指望你跟我好好說道說道了?”
馬石卻是猛的一巴掌拍在了鄭芝龍的後背上,直拍的鄭芝龍呲牙咧嘴的呼痛,這才憤憤的道:“當年老子也是個粗人!”
沒有理會鄭芝龍呲牙咧嘴的表情,馬石接著道:“用不著咱家跟你說,多看看朝廷的邸報,還有大明半月報便是了,上麵很多消息都是有的。”
鄭芝龍卻是好奇的道:“那這麼說來,滿者伯夷這裡也要和爪哇一般派官來治了?”
馬石點頭道:“八九不離十了,既然半月報上已經開始說這事兒,那多半就是真個如此。”
隻是說完之後,馬石又壞笑道:“遼東和奴爾乾都司那邊在招募百姓,現在爪哇也在招募百姓,新明島那邊也在招募百姓,我看這朝堂上的大人們可有的頭痛了。”
見鄭芝龍不解,馬石便接著道:“現在願意往遼東而去的百姓極多,往奴爾乾都司去的也不少,可是願意往爪哇和新明島去的可就沒多少了。
等到這滿者伯夷平定了之後,還得招募百姓來滿者伯夷,可是有幾個願意來的?”
鄭芝龍聞言一愣,然後哈哈大笑道:“那等過上兩年再平滅了莫臥兒,他們豈不是要頭疼死?
不過嘛,且讓他們頭疼去吧。總是喊著代天子牧民,這回倒要看看他們怎麼牧!”
這個問題,其實不止是郭允厚這個戶部尚書在頭疼,連崇禎皇帝也在頭疼。
有時候崇禎皇帝都尋思著是不是自己對這些百姓太好了,所以才把他們慣的一個個不願意搬家?
一開始的時候還好一些,因為分到的地多,又有官府給種子和耕牛什麼的,選擇了去遼東和奴爾乾都司的百姓很多。
可是隨著地主們把地租一降再降,降到了三成以後,願意去遼東和奴爾乾都司的百姓就少了很多。
更彆提願意去爪哇和新明島了。
這讓人很頭疼。
大明明顯還是那麼點兒地,還是那麼多人,遼東和奴爾乾都司,外加爪哇和新明島上那麼多的地卻隻有那麼點兒的人。
就是不願意搬過去換大麵積的土地,寧願給地主交上三成的租子也不願意去。
彼其娘之!
這要是換到後世說哪裡給地,官府還給種子給牛,搶著去的人早就打破了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