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研究過大明和曆朝曆代的政治製度之後,崇禎皇帝都不得不說一聲佩服然後再罵一聲辣雞。
很多穿越者穿越之後看著各種“落後的”製度不順眼,要麼想玩三權分立,要麼就是想玩君主立憲,其實這些人基本上都是些不學無術的智障。
三權分立主張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種國家權力分彆由不同機關掌握,既保持各自獨立行使的權限,又要相互製約保持平衡。
但是後世的鷹醬基本上已經證明了三權分立是扯蛋的——三權之間相互滲透的情況十分普遍。
總統擁有否決立法的權力,還可以通過委托立法部分行使立法權;最高法院可以通過憲法解釋權、違憲審查權參與行政機構的政策製定;國會則能夠利用撥款權廣泛地參與行政決策等。
同時,三權分立並不能完全有效製約權力,更不是製約權力的唯一途徑,身為滋油冥煮代表的鷹醬也沒有很好地解決行政權力缺乏有效製約的問題。
然後那些智障還想穿越回古代去玩三權分立和君主立憲?
更為搞笑的是,這些智障怕是不知道三權分立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被天朝給玩了……
以大明為例子,立法權掌握在皇帝、內閣、六部的手中,皇帝會受到六科和內閣、六部的共同製衡。
而最高檢就是由禦史台改成的都察院,最高法就是大理寺。
然後再由刑部加上都察院和大理寺共同來處理地方上無法處理的刑名案件,也就是傳說中的“三司會審”。
是不是很高大上?是不是很會玩?老祖宗基本上已經把能玩的各種政治套路都玩過了,還用想著穿越過去之後再改啊改?
就算是有些睿智看自己手裡的皇權不順眼,想要自己給自己套上枷鎖,也沒有問題,老祖宗的法家早就說——不彆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
就像是之前皇長子朱慈燝偷偷摸摸的跑到了緬甸,從而導致了貼身小太監被杖斃的案子一樣,真要是按照不彆親疏,不殊貴賤的玩法而一斷於法,估計皇長子就要唱涼涼了。
至於君主立憲這種路子就更不用想了。
無數的事實證明,沒有誰不想掌握住實權,除非是沒有任何辦法了,就算是再怎麼完犢子的大英帝國,人家手裡還握著一支皇家海軍呢,要不然英國王室還能存在?
真不知道那些睿智是怎麼想的,還想著回到古代去玩君主立憲?
在一定程度上限製皇權是對的,皇權在某些方麵來說就是一頭沒有任何限製的猛獸,是會吃人的——但是睿智到想到自廢武功的,就完全是腦子壞掉了。
這也是崇禎皇帝對於大明的製度說一聲佩服的原因之所在。
至於再罵一聲辣雞的原因,則是在於最高檢和最高法的存在基本上是對麵官員或者勳貴,而不是平民百姓。
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在於人治。
刑部也好,都察院和大理寺也好,這些機構基本上都是互相關聯,然後又共同受製於內閣,並沒有真正的實現司法獨立。
崇禎皇帝所設想的也就是把司法部分獨立出去,將地方上的按察使司固定化,使之成為大理寺的下屬機構,然後再把案件的審理審判權從各地衙門裡麵剝離出來。
剝離出來的好處很明顯,最起碼各地衙門需要處理的事務會大幅度減少,重心也可以轉移到其他地方,而不是各種各樣的案件審判上。
另外一點,則是和皇權下鄉相關聯了。
想要皇權下鄉,想要大刀闊斧的改革,最重要的是什麼?
民心?彆搞笑了,民心這東西是可以被操控的,反複洗腦之下,就算是崇禎皇帝這樣兒雙手沾滿了血腥的皇帝照樣是一代明君聖主。
最重要的是軍權!
手裡麵有刀子,才是一個皇帝可以放開手去折騰的最大底氣之所在,彆的純屬於扯蛋。
而想要握緊軍權,不是收買幾個將領,整頓幾個衛所就能行的,皇帝本身必須得是那種馬上皇帝,在軍中的威望足夠高才有可能。
穿越過來二十多年的時間,崇禎皇帝從一開始就在折騰的所有目標都是圍繞著軍權,所以崇禎皇帝可以肆無忌憚的殺人滅族而不用擔心有人搞事情。
在軍中被神話了二十年的時間,崇禎皇帝現在已經可以確保哪怕是天下動蕩,軍隊都不會出現問題,這才敢真正的去觸碰宗法族規這玩意。
另一個原因就是人。
想要實行司法獨立的第一要素是什麼?是得有足夠的人懂法,最起碼審理案件的人得熟知大明律吧?
以前最大的問題在於,大明沒有足夠放心可用的人手,經過二十年的明律科取士還有法家扶植,現在弄出來司法獨立的條件已經成熟了。
那些穿越的睿智想要玩司法獨立,上下嘴唇一碰倒是簡單了,人手呢?懂法律的人是那麼好找的?
彆提那些吏和師爺一類的,人家根本就不在正規編製之內,玩的也是編製之外的規則,更多的時候還是在利用規則漏洞在撈銀子。
換言之,把這些人拉出來司法獨立,誰敢放心?是皇帝敢放心?還是大臣們放心?還是老百姓放心?
把他們這些人收編一部分精英,扔進都察院,讓他們去巡視抽查各地的卷宗,看看有沒有人從中弄鬼才是最正確的玩法——前提是有廠衛監督,否則的話,這些人跟地方上再沆瀣一氣,搞不好真就該弄得民怨沸騰了。
這麼乾的好處很明顯,皇權不下鄉的問題以後就再也不是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