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整個世界替大明帝國買單(1 / 2)

這種憤怒,隨著考察團的歸來,最終化為了烏有。

“當我們到達一座巨大無比的城市時,我們以為已經到了大明的京城,而同行的李告訴我們,這裡僅僅是泉州,在大明或許隻能算得上二級城市。

當我們到達一座比泉州還要大上好幾倍的城市時,李告訴我們,那裡僅僅是大明帝國以前的國都,叫做南京。

一路上我們見到的,除了不停勞作的人們,還有一座座在歐洲根本就見不到的城市。

請原諒我詞彙的匱乏,我實在是想不出什麼合適的詞彙來形容那些我們見到的城市,還有人,就連《馬可波羅遊記》裡麵的記載,也不足以描述他們生活上的繁華,還有精神上麵的富足。

他們的城市現在似乎並不熱衷於防禦,反而在大量的拆除城牆,可是在他們所有能夠看到的工地上麵,體現出來的隻有秩序和整潔,而不是歐洲隨處可見的肮臟和混亂。

他們的平民似乎對於他們皇帝的統治很滿意,他們穿著美麗的衣服,說著比法語要優雅無數倍的語言,做什麼事情都顯得彬彬有禮。

隻是有一點,他們的平民似乎並不真的崇拜什麼神明,反而更加的崇拜他們的皇帝。

事實上,在他們的神話傳說裡麵,也跟我們一樣有大洪水的傳說,但是他們沒有等著諾亞方舟去救他們,而是治理洪水。

在他們的神話傳說裡麵,是因為兩位神靈的大戰將天柱打斷,天河崩塌了才會產生大洪水,可是他們居然異想天開的要補天!上帝在上!

我實在是想象不出來,這是一個到底多麼瘋狂的民族。

而至於他們的皇帝陛下,在他們的平民之間已經被無限神化,被稱作是行走在人間的神明,上天親生的兒子,擁有著無上的權威。

正如《馬可波羅遊記》裡麵記載的那樣兒,快馬會將他們皇帝陛下的旨意傳達到任何一個地方,而那個地方的人們會無比遵從他們皇帝的旨意,哪怕是讓他們的將軍自殺。”

略微一停頓,等著斐迪南和英諾森消化完自己剛才的一番話之後,卡克斯頓又接著道:“經過很長的時間之後,我們終於到達了大明京城。

毫不誇張的說,那座城市原本就不應該出現在世間,反而更像是天國的縮影一樣!

上帝可以做證,當我站在那座城市的城牆下麵時,感受到的隻有無儘的卑微,就好像天地間隻剩下了我自己,而我卻是一隻站在山腳前的小螞蟻!

除了他們的國家,更為可怕的是他們的平民——似乎對任何人都平等相待,永遠都是彬彬有禮的模樣。

但是除了他們的平民之間是真正的平等之外,我更多的感覺還是俯視,就好像一個貴族老爺在看著一個連黑麵包都吃不上的窮人一樣。

該死,這種俯視不僅僅出現在他們的官員身上,而且還出現在他們平民身上,這恰恰是最令我難以理解的一點。”

長長的舒了一口氣之後,卡克斯頓又接著道:“事實上,我現在無比慶幸,慶幸我們跟這樣兒強大的帝國是姻親和盟友的關係,而不是敵人,那簡直太可怕了!”

斐迪南三世突然開口道:“乞丐呢?那麼龐大的一個國家,總不可能沒有一個乞丐的出現吧?”

聳了聳肩膀,卡克斯頓道:“很抱歉,真的沒有一個乞丐出現。尊敬的皇帝陛下還有教宗冕下,是不是難以想象?”

見斐迪南三世和英諾森十世都點頭,卡克斯朋嗬嗬笑道:“如果出現了災難導致了他們的平民沒有糧食的收成,他們的政府會免費提供糧食,或者借出糧食而不收取利息。”

他們的老人如果沒有孩子贍養,他們的國家會有一個叫做養濟院的機構來供養這些老人,直到這些老人去世為止。

如果一個孩子成了孤兒,他們的國家會有一個叫慈幼局的機構來撫養這個孩子,直到這個孩子達到十八歲,從他們帝國的學校畢業為止。

如果一個人病了沒有錢醫治,他們的國家會有一個有慈藥局的機構讓他們可以先看病後給錢,如果實在沒錢,可以做工來償還。

身為一個歐洲人,我的想象力明顯還是十分貧乏的,根本就想象不到他們的國家為什麼能夠提供這麼多的社會福利。

更加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他們的平民哪怕是在麵對災難顆粒無收的時候,也會更傾向於向他們的政府借糧食而不是領取免費的糧食。

而據我所知,他們政府免費發放的糧食和他們能夠借到的糧食,是完全一模一樣的,都是可以吃的好糧食。

上帝在上,我是真的搞不清楚,那些大明帝國的平民們腦子裡麵在想些什麼?寧肯借都不肯要免費的?

至於最後一種產生乞丐的可能,也就是那些懶漢,”

提到懶漢這個詞彙的時候,卡克斯頓的臉色變得微妙起來:“他們都被他們的政府抓起來扔到了工地上麵,強製他們乾活。”

英諾森十世和斐迪南三世對視了一眼之後,才開口道:“就沒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見嗎?”

再一次聳了聳肩,卡克斯頓道:“很抱歉,抗議無效,他們的皇帝擁有著無上的權威,包括對於他們生命的處置權,而他們視之為理所當然的事情。

也就是說,那些懶漢無論願意不願意去乾活,他們的皇帝都可以強迫他們去乾活,而大明帝國的平民會認為他們的皇帝陛下是正確的!

簡單點兒來說,就是他們的平民擁有著富足的生活,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而他們的皇帝陛下顯然超出了世俗間法律可以約束的範圍。”

英諾森的心中忍不住咆哮起來——自己才是神靈的代言人好嗎?為什麼待遇要差的這麼多!這不公平!

“那些傳教士呢?他們在大明怎麼樣?”英諾森還是提出了自己最為關心的傳教問題。

卡克斯頓道:“他們很好,很儘職儘責也很賣力的傳教,而且大明帝國方麵並沒有任何人阻止他們傳教。

隻不過很遺憾,哪怕是大明帝國的平民,他們的精神上一樣很富足,而且他們更習慣於將希望寄托在他們皇帝陛下的身上,而不是寄希望於神靈。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