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2 / 2)

今日一對比,一二月覺得自己能跟在寶二爺身邊,簡直就是掉進了福窩裡,回頭暗自下定決心要好好當差,伺候好寶二爺,一切以寶二爺為中心!

出了育嬰堂,寶玉又順路去了官牙,要找個城郊的空地,地不必有多大,隻要距離城北近一些便好。官牙效率高得很,不到一盞茶的時間,就找出了一個符合寶二爺要求的空地——統共才大約一頃的麵積,還都是坡地,根本不適合耕種糧食作物,是原先的主人家是開辟出來種果木的,但是北邊冬天太冷了,種了也難成活,還是折了本錢,準備要變賣這塊地。

於是寶玉叫家丁九和十回府去找來院子裡照料花木的老孫頭,叫老花匠去看了看土,確實是適合種花的,略一思索,寶玉當場就買下了這一塊地。

一頃便是一百畝,這坡地丈量之後有一百零二畝,按照下等田地算,每一畝作價十兩銀子,便是一千零二十兩。一兩銀子的購買力大約是1800-2000人命幣(以糧食為對照組),一畝地才約合兩萬塊錢。聽著不貴是不是?

然後,嗬嗬噠,寶玉會告訴你,你有多天真:哥們,還得交稅呢!

還不是一次性的交稅:除了購田地當場需要繳納十出一的契稅(一百零二兩銀),前三年免稅,第四年起,以後每年每一畝地按照下等田每一畝產出三石米來計算,需繳納三鬥米的稅賦。一百零二畝,除去批出來建院子的兩畝地外,其餘一百畝從第四年起,每年需要交三百鬥,也就是三十石的糧食。這已經算是很輕的稅了,前朝末年十稅三、十稅五都是有的。

除了稅之外,買了地不得規整啊?

規整完不得建個宅院啊?

建好宅院不得安排下人守宅地啊?

不止要有看門的下人,寶玉還打算在此處養花,那花匠得養起來吧?花籽要買吧?水渠或者打井也要花銷吧?

零零碎碎,要統籌的事情多了。不過寶玉不怕,這年頭,彆的沒有,人力資源豐富的很。他叫一更三更一組、二更四更一組,分彆列出建一個花圃莊子的所需花耗,然後拿給自己過目。

一到四更接了作業,轉頭就開始忙碌起來——這可是寶二爺吩咐的事體,可不得好好做了好露臉?

然後看見一更等人忙碌起來的一月二月也有些躍躍欲試,雖然她們沒能跟著寶二爺去族學,但是也得了寶二爺發話,學了千字文的。

寶玉拍了拍額頭:方早上還在心裡痛斥封建社會萬惡,對婦女束縛頗多,現在轉頭自己也犯了錯誤。

於是他又加上一句,一月二月也可做一份計劃上來,到時候三個組,哪一組的計劃最詳儘,另有賞賜。

錢嬤嬤就看著兩個丫鬟胡鬨,本是有心說些什麼的,但是最後看寶二爺神情堅定,也就住了口,反正寶二爺想做什麼,老祖宗也不會阻攔、二老爺想攔也攔不住,到最後都沒有不成功的。

…………………………

寶玉回府之後,把育嬰堂一行的所見所聞說給家裡人聽,賈母年紀大了,最是聽不得這樣的慘事,倒是想要叫鴛鴦開了匣子取銀錢捐給育嬰堂。

然後被寶玉攔住了:“老祖宗,當初皇後娘娘要是想依靠募捐辦起育嬰堂,豈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內外朝中多少命婦官眷會聞風而動?可是皇後娘娘當初就定下規矩,叫她們能夠儘量自食其力,可見是用心良苦的。”

賈母一聽,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唯有自己立起來了,才能夠過得好。也是這個理兒,便作罷了。

好賴叫邢氏鬆了一口氣:老祖宗要是捐了銀子,咱這做兒媳的也不能不表示吧?老太太是個大方的,那是因為她嫁妝豐厚,有錢。我可不是,差點就要叫剛到手還沒焐熱的銀子給飛走了,真是好險好險!

於是寶玉又給講了講大概與胡嬤嬤之間的約定——當然,沒有提及具體的銀錢。因為花想容口脂真正成本幾何,唯賈母、寶玉、賈璉知道。王熙鳳隱隱約約曉得個大概。邢氏和王氏猜到這是暴利,具體有多暴就不清楚了。

賈母點頭:“你做得很對。”

再然後,寶玉把地契交與老祖宗,並說了今日花銷幾何。賈母揮了揮手:“這些事體,你看著做就是。地契就叫錢嬤嬤替你收著,不必給我了。”又說:“錢還夠不夠使,要是不湊手,儘管同我說。”

寶玉連連表示夠的。又拿出孝敬給老祖宗的珍珠,粉色、白色共計八十顆,裝了滿滿一匣子。

這樣圓潤的珍珠,都是正圓形,顆顆都有小指肚子那麼大,還散發著光暈——不用懷疑,就是人魚瑞貝卡硬是要送給寶玉的。

王熙鳳嘖嘖稱讚:“還是咱們寶玉有心。這珠子可真不錯!”

賈母眼睛一瞄,這也算是難得的好東西,若是打孔做了手串倒是可惜了,拿去描銀掐金的,倒是可以做幾支珠釵:“我年紀大了,這個粉色的倒是用不上,回頭打成頭釵,叫你們幾個年輕的小姑娘、媳婦子分一分。”

王熙鳳捂嘴笑起來:“看看、看看,老祖宗可真疼我們。我啊,可得天天來老祖宗麵前奉承著,好接著多一點老祖宗指甲縫裡漏出來的好東西。”眾女眷都是笑眯眯地。

年紀大了,賈母就喜歡小姑娘打扮得光鮮亮麗的,連東府的惜春和史家的湘雲都被她惦記著——可惜了玉兒沒在跟前。

分了粉珠,賈母又哼了一聲:“你老子那裡,也不用回回都孝敬去,畢竟你得了的出息也是在做積德的好事兒,又不是什麼吃喝玩樂用掉的。”這話傳到賈政耳朵裡之後,賈政紅了麵皮,終於是不再盯著寶玉了。

所以,自四月起,京城花想容的口脂繼續由榮國府的丫鬟婆子製作,而提供給薛家的那一份,則是交給育嬰堂做,單獨走賬——賈母發話,所有收益直接叫薛家送與寶玉。

免得榮國府內的人眼紅。

倒是叫西北角花廳的丫鬟婆子虛驚一場,還以為這樣優厚的活計要沒得做了,險些又要開始拉關係了。

所幸最後寶二爺一錘定音:府裡頭的人繼續做吧!才讓大家喜笑顏開。

因為有薛家源源不斷地送來原材料,所以兩邊製作毫無後顧之憂,丫鬟婆子和育嬰堂的女人們隻是按照流水作業埋頭苦乾。

當時寶玉去育嬰堂都是四月初十的事兒了,本以為這個月育嬰堂的人又是新手、又是時間不足的,可能還是供給薛家同三月差不多的量,三千多盒子罷了。沒想到這個月薛家分批次來拉貨了幾趟,月底一核算,育嬰堂這頭是六千盒,隻多不少!

而城北外的坡地也被開墾起來了,老孫頭帶著榮國府挑去的雜役十來個人,每天頂著日頭播種育苗。說來也是好,這一塊地原先是種果木的,土壤還挺肥,各類花卉長勢都不錯,就是長得太好了,姹紫嫣紅的,倒是引來閒的發慌的文人來此地遊玩。也有權貴人家的少爺、姑娘路過,在坡地紮營野餐。

雖然有籬笆,但是老孫頭不過是個下人,哪裡擋得住人家貴人要進來歇歇腳?

還有那想要采花的,好歹算是記得這花田不是無主的,走時留下銀錢,也算是額外收益了。

倒是期間出了點小問題,有人摘花便算了,下手太狠,傷了花苗。寶玉不耐煩,也自覺年幼說話不頂事,於是拜托賈璉去花田莊子呆了幾天,賈璉帶著狐朋狗友去了一趟,請吃請喝(寶玉出錢),送口脂(寶玉出物)情況這才有所好轉。

五月中旬,寶玉薛家送來的收到六千兩。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