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1 / 2)

然後, 領著鄉親們推著滿滿幾車鹹鴨蛋的三牛就被攔下來了。

沒錯,因為寶玉眼神好,認出他來了。

畢竟幾年過去,少年的變化大, 而成人的變化小,三牛和大牛的臉又同複製黏貼差不多,寶玉當初坐著大牛的車好一大半個白天呢, 將對方的長相記得牢牢的。

同三牛一起送鹹鴨蛋的村民還以為三牛犯了什麼事兒了,緊張地上前解釋呢。

再接著麼, 眼前帶著一小隊侍衛過來的小哥笑眯眯地說:“這位是三牛大哥吧?您忘了?七年前在寶應縣城,咱們還一起吃過一頓飯呢。我們家爺姓賈, 行二。”

笑臉小哥正是一更, 他得了寶玉的吩咐來攔人的。

說的這麼清楚明白,三牛哪裡還會想不起來?畢竟這短短三十來年的人生裡, 和富家少爺有糾葛的, 就那麼一回了, 於是他恍然大悟:“原來竟是寶二爺麼?”

“正是,我家二爺如今是吳郡王府的長史,今日郡王殿下要巡視附近鄉裡, 忽然想起故人, 便是要往你家去呢。”

“郡王殿下要去我家?”七年前的小包子臉男童如今成了官老爺, 還是咱們當地吳郡王的長史,那是多麼湊巧的事兒啊!

一更笑笑說:“更湊巧的事兒還有呢,郡王殿下, 你們也見過。”

嚇?!

三牛好險咬到自己的舌頭:我居然見過郡王殿下他老人家?

於是懵裡懵懂的三牛就在鄉親們羨慕嫉妒的眼神中以夢遊的姿態穿過麻繩攔起來的封鎖線,到了郡王馬車附近。

寶玉早在瞧見了三牛的時候就和十六彙報過了,叫一更去帶人過來自然也是得了十六準許的,如今一行人過來自然有些聲響,十六掀開馬車的簾子:“三牛叔,好久不見。”

三牛在光光是看到四匹高頭大馬、馬車周圍鐵甲鋥亮的侍衛、侍衛腰間紅木鑲青銅的刀鞘之時,膝蓋就沒由來地一軟,幸好一更小哥在他身後扶了一把。

現在眼見王爺老人家掀開簾子同自己講話,三牛激動得直哆嗦:……哎?王爺不是應該是老人家麼?哎?

三牛的嘴巴微微張著,還想伸手去揉揉眼睛,完全不似當年在寶應縣城裡頭,是三位兄弟裡最聰明機靈的那一個了。

眼見對方神遊天外,十六於是又說了一聲:“三牛叔,近來可好?”好麼,指望十六文縐縐地說什麼彆來無恙也是沒可能的,所幸,簡簡單單的問話反而叫三牛反應過來了,連連點頭說:“好,可好了。草民拜見王爺……”

“不必多禮。”十六一個眼色,寶玉縱身下馬托住了三牛。

三牛定睛一看:也是熟人,就是當年的奶娃娃寶二爺。這可真是怎麼說的?戲文裡唱的那樣了——‘有緣千裡來相會’!

當然,三牛也不敢和王爺、賈大人攀有緣,不過心頭的興奮是怎麼也克製不住的了。

前行的隊伍因為這一件意外之喜耽擱了一小會兒,周圍的百姓雖然聽不清裡頭在說什麼,但是看那莊稼漢子的神色就猜到了,大約是從前有一出‘王爺微服私訪,與百姓一見如故’等等的情節——此地經濟條件好,老是有戲班子來擺台子唱戲的,戲文聽得多了,自然百姓的想象力就豐富了。

三牛興奮之下也沒忘了給一旁等著自己的鄉親們報個信兒,說今兒便不去碼頭了。

眾鄉親七嘴八舌地說:“行,你放心,回頭多少數,咱們都給你記清楚。””王爺找你,這可是天大的要緊事,你的鹹鴨蛋就不用操心了。”……

三牛憨笑著謝過眾鄉親,然後隨著一更上了一匹馬——我滴個乖乖,這可是他第一次騎馬。

坐在上麵,頓時覺得自己突然就高了這麼多,周圍人看自己的眼神彆提有多豔羨了。不過三牛還是有些小忐忑:“一更小兄弟,要麼我還是下來走吧?”人家說宰相門前七品官,畢竟,這一更小哥是賈大人的小廝,如今給自己牽馬,是不是有點不太妥當呀?

一更想起當初寶二爺和武師傅一起漂了一夜,回府之後武師傅在府裡蹭蹭上升的地位,心下也暗暗可惜過,當初和寶二爺共患難的怎麼不是自己呢?然後很快又從白日夢裡清醒過來,當初自己連遊水都不會,要是真的是自己同寶二爺一道的,要麼就是拖累了二爺,要麼就是早就一命嗚呼了。可見很多機遇是可遇不可求的,就好比眼前的莊稼漢子,因為當初他爹他哥哥對郡王殿下和寶二爺釋放過善意,現在就有善報了。

“大叔你就安心坐著,我也就是跑腿的小廝,給您牽馬是我們爺吩咐的事體,要是沒做好,我們爺回頭得罰我了。”一更一本正經地說。

三牛自然是沒有把挨罰之類的話當真的,回過神來、智商重新在線的他看得真真兒的,這個叫一更的小哥在賈大人麵前乃至吳郡王麵前都有些體麵,如今這麼說,隻不過是想叫自己坐得心安理得一些罷了。

路程便在三牛坐如針氈的過程中走儘了,眼見著前頭的路越來越眼熟,再往前,自家的煙囪都能看見了,路邊用著好奇的眼神打量自己的人也是越來越多——畢竟都是一個村的,誰不認識誰啊。

村民也奇怪呢:三牛不是一大早出去送鹹鴨蛋了,怎麼不到午時就回來了?還騎著高頭大馬回來的?

有那機靈的小子,早早瞧見了,就去老裡正家裡報個信,好叫人家有準備,順便打聽老裡正家裡是有什麼達官顯貴的親戚——這小子跑的太急,又不認識旗子上的字,還不曉得這是吳郡王的儀仗。

老裡正家裡,大牛、二牛都帶著半大小子們去田裡了,老裡正前些天逞強要下地,結果扭傷了腰,恰好在家裡休息,聽到小子報信,也是摸不著頭腦,饒是這樣,他也咳嗽一聲示意自己知道了。

報信的小子比十六等人早了一腳,等三牛領著郡王殿下、賈大人、柳大人已經侍衛若乾進了來到自家大門前,他老子已經拄著拐杖在張望了。

老裡正年紀大了,眼睛可沒花,本來和十六等人不過是一麵之緣,便是這麼一時善心,給自己家乃至高郵一地養鴨子的人家找了一條改善生活、發家致富的好路子,路過高郵的貴人能有多少?路過高郵的落難貴人能有多少?

故而,雖然十六和寶玉長大了,但是老裡正一下子就確認了眼前的人,他可不瞎,這麼近了,哪能沒看清楚儀仗打出的旗子,既是識字,也就知道了來人是誰。

隻是沒想到啊沒想到,當年有些拘謹倨傲開口求助都生硬的少年,居然成了今天的吳郡王。當年眉清目秀,年幼老成的男童子,今日卻是正五品的賈大人了。

老裡正欲行禮。但是剛才十六連三牛的禮都沒有受,現在更不可能受老裡正一拜了,這一回,是他親自扶住老人家的。

總堵在門口也不是個事兒,周圍看熱鬨的人也忒多了,雖然這十裡八鄉的人老裡正都能叫得出名字、說得出來曆,但是難保沒人乘亂摸魚,於是老人家把殿下等人迎進屋子,關上大門隔絕了外頭鄉親好奇熱切的眼神。

柳岩安排好了周圍的的崗哨與巡邏之人,然後吩咐守門的見到和三牛長相差不多的中年漢子到來要記得及時稟報——沒錯,大牛二牛和他們家的半大小子們都還在田裡呢,不過想必也快回來了。

屋裡,十六溫和地與老裡正嘮家常,不得不說,小夥子進步還是很大的,知道問問去年田裡的收成、最近鹹鴨蛋的價格變動、老人家身體怎麼樣、家裡現在人口幾何之類的接地氣問題。

寶玉很欣慰,不過轉念一想,好像也沒辦法想象石榴和彆人吟詩作對掉書袋的樣子?偷笑。

老裡正除了一開始有些緊張激動,後來很快就調整過來了,很好地克製了自己的情緒,然後一番交談,覺得吳郡王此人是真的平易近人而非表麵功夫,如此一想,他覺得去年那十裡坡案和鹽田法都是由吳郡王主導的乃是確鑿了(而非彆人捉刀),有這樣的藩王,對於江蘇一省來說,是幸事。

不多時,大牛二牛兄弟回來了,他們是被自己的鄉親嚇回來的。

【什麼叫你家被官兵圍起來了?什麼叫王爺要見你爹?】

民懼官,更懼權貴,兩兄弟外帶他們自己的孩子,一共五人,連鋤頭都丟在地裡,飛奔回來。

好麼,沒錯,咱們家確實是被官差包圍了,可是站在官差中間發呆傻笑的那不是自己親弟弟/叔叔?怎麼看也不像是要大難臨頭被問罪的樣子啊?

等通過了層層守衛,三牛小聲給倆哥哥說了經過。

說完之後,用一種‘真是傻人有傻福’的眼神看著他大哥。

大牛撓了撓腦袋。

“快去洗把臉換身衣服,據說邋裡邋遢見王爺也會被治罪呢。”三牛趕著兩個懵逼臉的哥哥去洗漱,又把三個大侄子轟到他老娘那邊去,囑咐他們不要亂走,就在屋子裡呆著,以免衝撞了郡王殿下。

等到大牛二牛洗白白之後——用的是香皂哦,眾人又是一番見禮和寒暄。

這一日的午飯是在老裡正家裡吃的,做飯的是老裡正婆娘和她的兒媳婦,當然,傳菜中途初一不著痕跡驗了毒這件事就不必讓老裡正的家人知道了。畢竟規矩不可廢,小心使得萬年船。

吃完原汁原味的農家菜,十六又喝了農家自己炒的粗茶沫子,很苦,但是回甘。

“您覺得此地百姓如今的生活還好麼?”

老裡正點點頭:“比從前好多了,好歹有奔頭。”

↑↑↑以上,便是:

【你幸福嗎,你覺得你周圍的人幸福嗎?】

【還闊以吧,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