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狗兒、汪狗蛋和汪壯三人趕來淮安求見賈大人, 曆經一番盤問、通傳之後,終於從角門進了吳郡王府,在小廝的帶領下,到了賈大人的院子。
這一路, 雕梁畫棟他們都是沒心思看,隻是帶著各自的盤算來的。
寶玉正在琢磨改進焰火的方法——沒錯,在解釋無數遍信號彈不是信號蛋之後, 終於大家還是更加接受焰火這個名字,畢竟是形象多了。
寶玉看著眼前的三人:“你們要從軍?”
汪狗兒和汪狗蛋的阿奶在月中的時候死於倭寇之手寶玉倒是有所聽聞的, 那汪壯又是怎麼回事?需知,在汪家村, 汪壯家裡頭日子還挺紅火, 才年初從養殖區領了海蠣子苗,有要大乾一場的樣子, 怎麼……
汪狗兒和汪狗蛋點點頭, 汪狗蛋很不好意思地說:“去年和賈大人簽了契的, 如今我們兄弟卻是實在不能夠在養殖區有始有終了,參軍之後的餉銀我倆會攢一人的下來,補足剩下的年限, 好叫我阿奶知道, 她兩個大孫子不是沒擔當的人。”
這倆從前坑蒙拐騙兄弟搭檔一貫都是汪狗蛋拿主意的, 想來說這番話之前,兩人也溝通過了,汪狗兒聽後隻是不停地點頭表示這也是自己的意思。
錢倒是其次的, 寶玉也不在乎那幾個小錢,但是汪狗兒汪狗蛋有這樣的態度,就足以說明,他們已經開始洗心革麵、痛改前非了。
“你們三個已經想好了?從軍不是兩個字這麼簡單,入了軍戶,以後想出來,就不是容易的事兒了。”寶玉語重心長地說,雖然按他從前的觀點,士農工商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他也會在如今規矩許可的範圍內,儘量給予所謂的下等人一些體麵和尊重,但是不可否認,一人之力完全不能喝整個社會發展進程相抗衡,不然自己也不會是下意識地就選擇了‘不逾矩’作為尺度,而不敢去做一個反抗封建製度的聖鬥士。
汪家村三人,是花了好十來天想這事兒的,但是要說想清楚,卻也並不完全是,更多的是因為一腔憤懣無處發泄,想著要報仇。
報仇要找誰?自然是倭寇;
怎麼報仇?殺倭寇報仇;
如何才能殺倭寇?從軍吧。
就是這麼耿直的念頭,鄉下人哪裡曉得什麼軍戶不軍戶的,我朝這才第一任皇帝呢,前朝也沒聽說軍戶這回事啊。
於是寶玉給他們細細講了,我朝的軍戶為世襲製度,每個軍戶的在衛軍士,在固定的衛所充當額軍,被稱為正丁。正丁子弟為次丁或餘丁,正丁死亡,要由該軍屍的次丁、餘丁依次遞補。若本戶絕嗣,則要由同族人遞補。
汪家村三人一聽就傻眼了:這,這,這,感情自己要去從軍了,還不是自己一家一戶的事兒。萬一死了,兒子頂上;兒子死了,孫子頂上;一戶男丁都死絕了,就得同族頂上?
【這不是坑人麼?這這這,幸好今日先來賈大人處知會了一聲,不然回頭叔祖恐怕得把我們三家人除族了吧?】
此三人皆是不由自主地摸了摸額頭上的虛汗。
寶玉雖不知汪壯是怎樣的遭遇,大致也猜到,就是他家中也有人命喪倭寇之手了,他看著三個成年男人可憐巴巴地瞧著自己,歎了一口氣:“罷了,因先前倭寇兩次在汪家村附近登岸,倒是現在還沒招足了自衛隊的名額,你們三人若是真有心,就去那裡報個名吧。以後未嘗也沒有斬殺倭寇的機會。至於軍戶的事兒,還是回頭和耆老商量著來為好。”
後半句說的可是委婉,總歸耆老應該知道軍戶製度。
果然不出小半天,汪小魚就趕來了——耆老聽說汪狗兒等三人想要從軍,忙不迭叫人去攔,沒在六垛鄉的駐地找到他們仨,回頭一打聽:哦,這三人居然還算有腦子,先去找賈大人了。幸好,幸好!
最後,他們三人跟著汪小蝦回去了,被耆老訓斥得抬不起頭暫且不說,末了,汪狗兒和汪狗蛋先被放走了,畢竟這兩人胡鬨的前科多,耆老看他們如今的樣子也覺得不能要求再多了,反倒是汪壯被留下。
一把年紀的耆老看了看這個小半個月就瘦了一圈的漢子,也不知道該怎麼說:若不是這樣的事情,壯娃子家裡的日子是全村數得上的……唉……
最後,他也隻能勸說:“你啊,你們家娃兒年紀還小,這事兒,也怨不得他,都得怪倭寇!”
汪壯眼眶紅了紅:“您也彆勸我,都怪我平時太寵他了,叫他分不清輕重好歹的,要不他瞎胡鬨爬上高台子去,他娘也不會因為他……早知道這樣,當初他一生出來,我就該摔死他!”
耆老眼睛一瞪:“瞎說什麼話!既知道是你原先太過寵愛了,現在反而怪他頑皮?都發燒那麼多天也不給請大夫?家裡被倭寇害死了一個還不夠,還得在發燒燒死一個?”
“您……您就彆管我家的事兒了,總歸,我就當沒有他這個兒子!”
“瞎胡鬨,你還是汪家村人,就得歸我管。”
…………………………
汪家村的男丁以極其積極地態度參加了自衛隊,同時,京城的聖旨也下來了,寶玉因為焰火能夠廣泛應用於軍情傳遞的功勞,又往上升了一個品級,成了從四品,距離他老子賈政(正四品的工部郎中)的品級隻差一腳了,更是榮國府兩房四個玉字輩男丁中官職最高的。
又恰逢寶玉和揚州巡鹽禦史、江蘇府台林如海的掌珠定下了親事,一時之間,小賈大人可謂是雙喜臨門。
江蘇上下的人算是看明白了,往年一次次覺得賈瑛賈大人失寵,那都是訛傳,人家依舊還是吳郡王殿下麵前的紅人;又因為今年殿下巡視高郵的時候特意去拜訪了某鄉的裡正人家,一時間倒是也瞞不住一些事體,說殿下和賈大人是患過難的情誼,好著呢。
所以錢嬤嬤的男人,即寶玉帶來江蘇的管事和二更(一更還在休養)最近忙得足下生風,又要接待來賀喜的人、又要給賀禮登記造冊等等,這還是因為賈大人如今在淮安的郡王府住著,攔住了好一些檔次不夠想要登門的人,據說射陽縣海通鎮,還有人直接把賀禮放在寶二爺宅子門口就跑的。
以及養殖區那邊,十裡八鄉,尤其是汪家村的人,都紛紛給賈大人送來賀禮——他們慶賀的是賈大人定下親事這件喜事,倒是顯得比那些來攀關係的要誠心得多。
如今養殖區的事情是三更和四更輪流帶著汪小魚和汪小蝦做的,也算是要把這兩個機靈小子培養起來的意思。
前頭說到了攀關係的人,就不得不提一提賈雨村。他的官兒本就是賈政先前幫忙活動的,憑著鑽營,也坐到了金陵府尹一職,但是月前被參貪酷之弊,落馬了。如今好不容易散儘家財把人撈出來,總歸是不甘心仕途中斷,但是汙點仍在,短時間是沒辦法被起用的,這一點賈雨村自己也清楚,遂還想走走路子,譬如說像甄士隱那樣做王府一門客也行。這便求到了寶玉和甄士隱的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