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2 / 2)

不過近來也不知怎麼了,璉二身邊的小廝開始變得‘忠貞’起來,向他們詢問爺們在外頭的事體是越來越難了。此為後話。

…………………………

叫寶玉來說,雖然老皇帝死得挺冤,但是朝中大臣也沒有顯得很驚惶的樣子。

因為一來國有儲君;

二來儲君之外的皇子基本都主動或者被動地沒有奪嫡的條件;

三來……大行皇帝都七十多啦,說句不客氣的,閣老都被他熬死了兩批了,他活到這歲數,這輩子怎麼都不算虧。

又有,好大喜功十多年的老皇帝,終於臨死前清醒了一趟,親手廢除了他立下的分封製,免得藩王日後勢大成為國中之國,疆土四分五裂。要知道,衛閣老在執筆的時候,寫到這一段,就比平時更下了三分的力,而蔡閣老,更是在心裡喊了一聲好:藩王這樣助長野心的製度,到底太初元年誰給提的建議?還真是……臭棋一招!和前朝非皇姓不能封王以及節度使製度一樣坑。

…………………………

初一來找他的時候,寶玉還在愣神呢。

他已經在乾清宮偏殿輪值好幾夜了,無他,因為那小太監行刺一案還沒結,平安大總管帶著慎刑司的人正在清理宮中可疑人物,這時候警醒著些總是沒錯的。

雖然能夠去禁衛值夜的房間休息,但是這麼多年精細生活過下來的寶玉或多或少都有了一點潔癖。

他覺得自己可以忍受野外行軍、風餐露宿,甚至於因為有了內裡,可以打坐調息,幾天幾夜不合眼,但是值夜屋子裡那明顯不是日日換新的被褥,叫寶玉有一點膈應……

“賈大人。”初一一臉擔憂,現如今,他也是炙手可熱的人物的,不出意外,日後就頂了平安的位置,將要成為乾清宮的大總管。

寶玉與他點頭示意,並詢問有何事。

“殿下那邊,已經好多日沒吃什麼東西了,奴才真是擔心,這樣下去,殿下的身子會垮了呀。”十六還未登基,這時候依舊被喊做殿下,其實含糊著也可喊為陛下了。但是因為治喪第一天,有那自以為聰明的宗室對著十六喊陛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十六著人把他趕回家,並擼了爵位。遂往來宗室、勳貴、官員知道了新帝的態度,依舊未改口。

至親離世,總是叫人心碎欲絕的,尤其老皇帝對十六確實是從始至終都是一個慈父。雖然,於寶玉而言,太初帝是比公共被褥還叫人膈應的存在,但是之前那些事情,那些鍋,十六確實無辜。

“我得空了會去勸勸殿下。”

“謝過賈大人。”

得空二字並不是托詞,太子殿下午時領著一眾皇親國戚、家國重臣祭拜過太初帝之後,又去偏殿抄經書了。

寶玉便在這時上前幾步,側身站在十六左後方,彎腰遞過去一個荷包。

很眼熟的荷包。

從前十六的長子亮亮貪玩,從寶玉腰上硬是搶下來過一個。

木愣愣的十六這時間居然想到:【哦,原來寶玉佩戴的荷包全部是一個樣式的。】

“什麼?”十六張嘴,聲音嘶啞。

“初一來找我,說殿下多日不肯好好進食了,難道是要陛下看到您哀毀瘠立的樣子麼?”

“我吃不下,寶玉。我吃不下……”十六左手握拳捶捶胸口,“這裡被掏空了,什麼也吃不下。”

“我不勉強您吃飯,但是這荷包的參片您拿著,每日含兩片,彆把自己累垮了。行麼?”

一滴墨汁滴落在十六方才抄好了一半往生經上,他怔忪了一會兒,擱下筆,將沾了汙點的宣紙拿開:“你擱在這兒吧。”

“好。”

寶玉告退。

十六再次提筆,心神卻亂了。

他想到了父皇生前說的蠱蟲的事兒,提著筆,半天沒有落下。

…………………………

寶玉勸說完十六之後,不免也擔心,天寒地凍的,老祖宗是否吃得消……不過想來有初一那邊吩咐人照看著,又有老祖宗等三人也帶著參片,應該問題不大。

說起來,王氏見到切片之後直徑超過兩寸的參片,眼珠子都要出來了:老祖宗的好東西可真不少!這人參最起碼得上千年的吧……

二十七天,很快就過去了。

太初四十三年的新年,整個京城都是冷清清的。

沒錯,正月初一,新帝的示意下,不改年號,仍舊沿用太初,這也是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的一種表現吧。

作者有話要說:  晚安,來自肩膀酸的糯米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