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璉雖然腦筋活泛,但是對親戚的喪事也是兩眼一抹黑。
還是管事老道一些:“珠大爺,我看咱們還是先裁一匹白布,再等林府來人罷……”因為此行本就是探病賈敏,眾人抱著萬一的心態,收拾行李的時候都挑選著素色的,就連一貫愛花哨的賈璉身上都沒穿紅戴綠。
是了,此時也不好就在碼頭上換衣裳,萬一,萬一是車馬行的裡的信息有誤呢?
雖然賈珠等三人都知道這個萬一的可能性微乎極微。
寶玉有一些遺憾,那畢竟是一條人命,又是老祖宗最疼愛的心尖尖上的小女兒,這傳回京裡,賈母必是難過不已的;又有些說不出的輕鬆,也許是因為這樣子自己就不必糾結到底要如何施救了。
不多時,還是那跟船而來的林家婆子打頭,帶著林府的管事來接人。而林府的下人皆是麵帶哀色、一身粗麻,可見是真的在治喪了。果然,來的是二管事,見到賈珠就哀戚地開口:“太太……太太兩天前……去了……”
等到賈氏三兄弟到了林府,二管事帶著他們去洗淨風塵,並換上素服——原來的衣裳就算不鮮豔,畢竟也不適合吊唁。一番梳洗之後,賈寶玉並賈璉終於見在花廳到了聞名已久的林姑父。
可以看出之前他是如何翩翩英姿的,畢竟帶病在身也有一番文人風流之寫意,可見林如海當年探花之名,名不虛傳。
賈珠不禁熱淚盈眶,記憶中的林姑父豐神俊朗、意氣風發,如今怎麼麵容消瘦、兩鬢斑白……
三人拜見了姑父,看座之後。
“這許多年不見,珠哥兒都這麼大了,聽說前年臘月裡得了一個胖小子?這便是璉哥兒了,好好好,看著也是大人了。寶玉……倒是和我想的有些不太一樣,聽你們、聽你們姑媽念叨了好幾回,說老太太疼愛的不得了,你們姑媽竟是吃味了……”許是見到了賈府的人,眉眼之間總是與賈敏有分相似的,林如海一時之間情難自己。好在他畢竟是久經宦海沉浮的人,很快收拾好情緒。
“我們幾個當去給姑媽上香了。”賈珠雖不忍提起這事兒令姑父傷心,但是總是免不了的。
賈敏的靈堂設在後宅的第一進大堂裡頭,跪在靈前的瘦小身影看著隻有四五歲大,小小一隻背影,披麻戴孝,看著竟是萬分可憐。
想必這就是表妹/林黛玉了。
黛玉身側還跪著兩個有一定年歲的婦人,應當是林如海的妾室,身量圓潤,容色不過是尋常。
早已有丫鬟給這頭稟報了,賈府來的表少爺們要過來祭拜,於是原本來幫襯的一些下官婦人們紛紛先避入側間,圓潤婦人也小心謹慎地低頭起身、站立到一旁。
寶玉知道,這個妹妹比自己小了不到一歲,但是兩人站在一起竟是相差了一個頭,可見對方實在是嬌小。
“玉兒見過幾位表哥。”黛玉年紀雖小,規矩卻很不差,縱然杏眼紅腫、唇色青白、身形搖搖欲墜,也堅持給幾位表哥見了禮。
因年歲差距實在是大,並不需要顧及男女大防,賈珠怕小表妹站不穩就摔著了,伸手扶住黛玉,小女娃的手腕子細的和蘭哥兒差不多,哪裡像是六歲的孩子。分明就是先天不足。
這一雙大手比病中的父親要溫暖得多,常聽的太太說娘家人的好,如今太太……黛玉低垂眼皮子眼淚就撲落落地滾下來。
黛玉堅持到與表兄妹答禮,已經是強撐著了。其奶嬤嬤王氏連連吩咐丫鬟,快把給姑娘溫著的參茶拿來,如此看來,黛玉的身體狀況也不是很妙。
因主母病逝,家主傷心過度,姑娘身子骨也不結實,故而賈府三兄弟的晚飯實在客院裡自行用了的。二管事傳達了林如海招待不周的歉意,三兄弟都表示自家親戚,請姑父不要如此見外。
林如海決定為愛妻停靈三七。
作者有話要說: 現在是不能打起來的……寶玉的第一場戰爭還得往後拖一拖,現在使團要是主動動手,那京城賈府、林府等等都要倒大黴了……
明後天會和韃靼人乾一架。咳咳,莫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