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這種資源到了後世都可以稱為液體黃金, 整個出產以及周邊衍生產物影響十分巨大的工業血液,大明的人要早早樹立起觀念來,就算現在一時半會兒開發技術有限,也可以先圈起來麼!
寶玉可不想十六等人被雲中子給誤導了, 覺得石油這東西是什麼取之不儘用之不竭的, 然後就開始在利用率極其低下的情況下, 盲目大肆開發石油,造成資源的浪費——畢竟地球上的任何礦產資源都是用一點少一點的,他這次帶著雲中子來京城, 更大的意義,是想要借助雲中子稀奇古怪的想法,來和工部的一些僵化思維進行碰撞, 進而希望能夠加快開啟大明工業化篇章。
很多時候, 並不是工部的人不想創新,而是做到工部尚書、侍郎、郎中等官職的,基本都是入朝二三十年的, 缺乏接觸新事物的機會, 而下頭的員外郎、主簿等等,大局觀還不夠或者說話語權也不夠, 哪敢隨隨便便發聲?雲中子的到來,在寶玉看來, 就是給工部注入活水的好時機。
雲中子有創意, 工部有人力物力, 將雲中子的創意轉化為一些對生產力有促進作用的助力。
故而在十六悄悄看了寶玉一眼的時候, 寶玉出列一步,作為在三雲觀休養了十天,並且最後一日跟著雲中子去了他發現石油的山穀(當然,雲中子不知道的是早在他帶總兵大人去之前,就有一二更趁著下山采買的機會,奉寶玉的命去查探過了)的人,寶玉在這件事情上也有話語權,他略一沉思說:“回稟陛下,臣這一路也琢磨過,既前朝已知煤是遠古樹木被掩於地下變化而成的,那麼石油,又是油脂類,臣大膽猜測,也許是從前的動物被掩蓋在地下經過百年千年而產生的呢?”
煤的來源這個概念是前朝初年的名士提出的,經上百年驗證,得到了人們的一致肯定,現如今,寶玉說的是石油產生的臆測,可是兩位閣老和十六一聽,也都覺得有道理。更不要提雲中子在一旁連連點頭,想來他早先也是這麼猜測的。
“既是如此,千百年前深埋於地下的動物、植物也是有數的,千萬或者萬萬,聽上去是數目巨大,可是遠遠當不起取之不儘用之不竭這八個字了。”寶玉如是說著。
雲中子連連彎腰請罪,說自己方才是一時激動,誇大其詞了。其身後的二徒弟也是無奈:【師父得意忘形,不小心在陛下和閣老麵前使出了從前忽悠百姓的手段,將話說得太過了……】
到後來,十六和兩位閣老也稍微理智了一些,傳召工部尚書和二位侍郎,一起聽雲中子講他這些年的一些研究心得。
譬如水銀和朱砂之間的轉化、銅鐵之間的置換等等。
最後,雲中子出宮的時候還是暈乎乎——話說了太多,嗓子都啞了。
出了宮之後,雲中子的二徒弟才敢開口說話,他問他師父,今個兒萬歲爺和大人們對師父這不上不下的態度,算是要弄哪樣呢?
雲中子綠豆小眼冒精光:“笨死你算了。”【萬歲爺等人這態度還不夠明顯的?明顯是已經開始斟酌了,想必再過幾天自己隻要順杆爬就可以了,嘖嘖,這笨徒弟也不知道是像誰的!】
…………………………
此時,和工部相關,雲中子走了之後,眾人都調轉眼神往工部陰尚書那裡看去。
陰尚書要不是因為他女兒的事情,現在想來在今上的手底下會更加如魚得水一些——因為十六是一個完全務實的皇帝。
隻可惜,陰尚書終究是需要顧忌的太多,不好事事出頭,於此,含糊說了幾句,就把機會交給兩位侍郎。
左侍郎是個比較有想法的人,說句心裡話,他等著陰尚書致仕已經等了快五年了……
工部三人來的時候,寶玉關於石油的見解已經說完了,是以,左侍郎根據前頭眾人的反應,揣摩著上意,覺得陛下等人對雲中子這個江湖術士並不甚在意。
【顯然這玩意兒、這石油,說起來頂天了也就是燃料而已!自有木材煤炭,還需要這玩意兒乾什麼。】在左侍郎看來,遠遠不及水泥來的重要,甚至還不如他手頭修繕今上陵寢的差事來得重要。所以他把皮球踢給了賈政,隻說自己孤陋寡聞,之前並未曾聽說過石油其物,並美其名曰,賈侍郎這一路與雲中子等人同行,想來會有更加深刻的心得體會,或有不同的見解。
這是不想沾‘吃力不討好的未知’之事,更是悄悄給賈政上了眼藥。如此做法,未免叫剛才想要給兩位侍郎表現機會的陰尚書有些倒了麵子。
當然,賈政成功地沒有聽明白左侍郎的言下之意,反而很配合對方地跳進坑裡去,開始講他對石油的看法了——這不是巧了麼,昨晚寶玉才和他說過這些,現在就複述一遍而已,譬如說:石油燃燒多煙塵,代表其中雜質多,那麼是否可以提純之後在做他用呢?又有,油比水輕,在水麵也能燃燒,是否在對付沿海倭寇的時候,可以用上石油火攻呢……等等,倒是有條有理的。
賈政以為寶玉先前已經說過這番話了,現在自己再說一遍,不過是重複而已,沒想到寶玉卻壓根沒提。
如是,倒顯得賈政對石油是真的下了一番工夫的,不隻是陰尚書覺得麵上有光,就連兩位閣老都高看他一眼——【這個賈存周,人是迂了點,但是對工部事物是真的有天分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