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十六不是從小被當做儲君培養長大的,但是不可否認, 老皇帝最後幾乎沒有兒子可以選擇, 又是真心疼愛十六,所以立他為太子之後的一年時間裡, 在指導十六處理政務的時候,比對當年教肅親王要儘心多了, 尤其是給他逐個分析了當朝幾位重臣的性格等等, 這對於十六登基之後處理政事、把握朝臣心裡很有作用。所以此次,他才能一擊即中地將蔡閣老拉到自己這邊。
十六以為禁衛軍總兵之位的退讓為條件,並且平調賈瑛出京(說是平調,但是眾人都知道, 京中官職向來比外頭要高半級,賈瑛原就是正二品的禁衛軍總兵,現在調令下來,調去了關外,雖然補的是孫將軍的缺, 也是正二品, 但是兩個正二品在彆人眼中的分量是截然不同的), 騰出禁衛軍總兵的位置給葛參將,結合蔡閣老一係之力, 捧起了林如海。
聖旨即刻出京,當然, 接替林如海在西域那邊關於榷場等事物的人選, 十六卻是點了衛閣老的嫡次子——外放九年回京候職的原粵省巡撫衛若愚。
明眼人都知道, 接下來去西域的人可是去撿現成的政績的,先不說林如海將哈密榷場打理得有條不紊、整個西域這幾年的商業稅一年比一年交得多;就看幾天前林府呈上來的賬目便可知了,去了西域,哪怕不貪汙受賄,隨隨便便整點土儀回京城,所得之裡也是不菲,當然,這一點眾人都不會擺到明麵兒上來說的,畢竟有些行商賈事的意思了,有辱斯文……
如是一來,衛閣老胸口一口氣不上不下,不知道該如何辦才好了,最後他到底是接受了來自陛下的安撫——畢竟和同陣營的人比起來,兒子的前途更重要一些。
而蔡閣老,有些失望也有些感慨,失望的是西域那邊終究是便宜了老衛,感慨的是,陛下登基第六年,一手製衡是愈發純熟了。
十六、蔡閣老、衛閣老三方之間達成了詭異的平衡,想來在不久的將來,林如海入內閣,這樣的平衡早晚便會被打破……
…………………………
前些日子,史湘雲得知有禦史參林如海以權謀私、中飽私囊的時候,登時冒出了一頭的冷汗,可是她也不敢去與婆母對質,難道要去問:“您叫我打探林府和賈府之間人情往來價值幾何,原來轉頭就去與堂伯母(衛閣老正妻)說了麼?”
那是傻!
史湘雲不敢去問的,但是她婆母後來幾天卻沒有給她好臉色,尤其是當林府的賬目呈上朝堂之後,那老虔婆還借機敲打了她一番說她往日請安路上同丫鬟婆子說說笑笑,既沒規矩又犯多言。
現在肚子裡懷著衛府第三代,無異於‘丹書鐵券’,史湘雲倒是不擔心婆母那邊,總歸也就是念叨幾句規矩罷了……【可是,要是叫榮國府那邊知道是我回來學了一嘴林家的禮單子,那我日後還有臉麵登榮國府的大門麼?】史湘雲情不自禁地開始咬手指甲,這還是她小時候一緊張就犯的壞毛病。
【不不不,林家人送年禮年年都是那麼招搖,那林姐姐從小住進榮國府吃穿用度就比彆個姐妹要精細得多,一定是早就招人嫉妒了,那林大人被參,並不會是因為我‘無意’同婆母說笑了幾句的緣故。】是不是真的無意,隻有史湘雲自己知道。
雖然一個勁兒地在說服自己不要擔心,自己說過的話都風過無痕的,除了婆母和自己,並沒有人聽見。然史湘雲依舊有些心慌,畢竟她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公侯府姑娘出身罷了,按照她做姑娘家時候的性子,不論這事兒是不是與自己有關,現在定然是要不好意思上榮國府的門了。
但是,史湘雲想到自家婆母在自己麵前擺款兒的樣子:【自己沒爹沒媽的,要是和榮國府的關係也疏遠了起來,婆母更是要對著我拿架子了。】
便是因為開始後怕,史湘雲才發現自己先前因為嫉妒林黛玉的所作所為有多不明智。為今之計,隻能咬死不承認。
【想來……想來老祖宗她們一定不會想到是我無意說的林府禮單子。】
史湘雲一個勁兒地安慰自己,卻難免還是焦心,她本就月份大了,這麼自己嚇自己,倒是險些動了胎氣。
看在她婆母眼裡,卻又覺得這樣的兒媳,真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
這紛紛擾擾的事情,和寶玉這個當事人反而沒什麼關係,總歸在彆人看來,他就是那個要給入閣的嶽父讓路的倒黴女婿。
當聖旨傳出來的時候,恰是這一天中午,王氏聽聞這個消息都要瘋了:【老祖宗不是說林家的事同咱們賈府、同咱們寶玉沒有關係的嗎?怎麼寶玉這就要領旨出京,駐守關外了呢?!】
關外那是什麼地方?
山海關以北,東北是女真人做地頭蛇、朵顏三衛占據草場、西北還有韃靼虎視眈眈,真是一個三不五時被打草穀的‘風水寶地’。
當然,王氏弄不清楚什麼女真韃靼朵顏三個衛之間的區彆,她隻知道,那邊苦寒得不得了,冬天滴水成冰,出門還會被凍掉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