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第 381 章(1 / 2)

寶玉身為榮國府老祖宗的寶貝孫孫(雖然前幾年因為萌哥兒出生這個身份有點岌岌可危), 一走就是三年,今年得知聖上召寶玉回來敘職, 整個榮國府從剛入冬開始就沒閒下來。

尤其是寶玉他們院子, 下人們本就是歡天喜地的準備著各處灑掃, 還要時不時被老祖宗關心一下屋子有沒有定期通風、被太太念叨幾遍院子裡的下人不可偷懶、被珠大奶奶詢問院子是否還缺用度, 上好的銀霜炭有沒有歸置好等等。當然, 下人們每一次被詢問都是開心的, 畢竟自己的主子要回來了可是天大的好事, 最直接點就是今年給院子裡下人的紅包一定比前兩年厚了啊!

更不要提府裡的幾位爺們,也是隔三差五就來關心一下寶二爺院子裡東西齊不齊,弄得李紈前一陣子的時候忍不住對大兒子賈蘭抱怨:“我曉得你爹從來都是對你寶二叔‘長兄如父’的,他不放心, 天天來煩我也就算了,你……你二弟這是湊什麼熱鬨?打量他成了武舉人了就以為自己是個大爺了?還想對我指點後宅的事情呢?”

其實,李紈原本是想吐槽賈環的, 賈環雖然沒有上門來煩自己,但是時不時叫人給寶玉院子送東西的舉動可瞞不了人,前幾天是什麼木馬、昨天是羊嘎拉……

【真是顯擺他與寶玉親近麼?】李紈差點要脫口而出的時候及時收住了嘴, 好在賈苒這些天也確實是往後宅跑得勤快,賈蘭沒懷疑親娘原本真正想要抱怨的對象。

既如此,賈蘭點點頭說:“我會去同苒哥兒說的。”

與賈苒瘋狂崇拜寶二叔不同,賈蘭雖然也覺得寶二叔厲害, 可是未嘗沒有覺得‘寶二叔的厲害僅限於在武藝方麵, 要是論起詩詞歌賦策論就不是他擅長的’這種想法, 故而他是真覺得要是親娘因為弟弟這樣子‘胳膊肘往外拐’的態度傷了心,那麼自己很應該是去將他揪回正途上來的。

李紈聽了之後覺得很窩心:【還是蘭哥兒好啊,從小是自己一手帶大的,就和自己最親,隻是這婚事一直懸而未決,叫人擔心。哎,要是考中舉人的是蘭哥兒就好了,這樣子給他說親事,也能再往上找找。偏偏是苒哥兒運氣好啊,你說,苒哥兒年紀這麼小,即便晚三年中舉也來得及,要是這能舉人的功名能讓該多好啊。】

此時的李紈選擇性地忘記了年初的時候二兒子去了關外之後,她在心裡嘀咕著要是苒哥兒此去一趟沒有半點長進,自己該如何說服老祖宗和自己丈夫,不要讓苒哥兒去耽誤寶玉乾正事(不要被寶玉耽誤年紀)了。

想到這裡,李紈便開始盤算:【今年過年的時候,是不是讓寶玉帶著蘭哥兒一起出去走動走動?雖然寶玉從前交往的人三教九流都有,但是不可否認,自己這個小叔子在交際方麵比他哥哥強一些,很是認識一些權貴(武將)、清貴(林家親友圈)人家。多見見些人家,叫人知道蘭哥兒的上進和優秀,這對於蘭哥兒挑媳婦,也是有好處的。】

賈蘭答應得太快,叫李紈一下子沒能夠阻攔,於是從十一月初起,年少得誌中了武舉人的賈苒就陷入了水深火熱的生活之中:“哥,我的親哥,你要不去教茗哥兒吧(李紈第三子,年十一)。”

不過賈蘭要是能被賈苒說動,也就不是賈蘭了。

所以當這一天,賈苒依舊一個頭兩個大地在描摹字帖的時候,聽聞外頭人說:“寶二爺回來了!”之後,樂得把毛筆一丟,大叫一聲:“我去迎迎寶二叔!”

這是正禮兒,賈蘭沒有製止的理由,因為他也得起身出門去迎接,所以眼睜睜看著二弟飛也似的出了書房的門。

跑出書房的賈苒站在院子門外等他親大哥,即便是外頭的空氣冷冽,也讓他舒坦些,他不無委屈地想著:【自己也不是真的一點也不愛讀書,而是任憑誰被逼著天天抄來超抄去就是四書五經,也是乏味,畢竟我更熟武經啊……】

…………………………

賈苒等人小輩飛速地趕到榮國府大門口去迎寶玉,而榮慶堂內的老祖宗,要不是王氏等人再三攔著,並且也擔心傳出去對寶玉的影響不好,老人家恐怕也要在大門處站著了。

饒是如此,王氏、李紈等人也攔不住老祖宗在二門候著不停地向外張望。

當寶玉一家四口進了二門之後,看到的就是這樣的場景——白發蒼蒼的老太太含淚望著自己,嘴唇哆嗦著,手也哆嗦著。

【一彆三年,老祖宗又蒼老了些……】寶玉上前一大步就說:“怎能叫老祖宗在二門處候著孫兒呢?這麼冷的天,您啊,就應該在暖烘烘的花廳,等著我帶玉兒、萌哥兒、芽哥兒來拜見您的呀。”語氣輕柔,像是在哄小孩子。

老小老小,已經八十七的老祖宗確實需要寶玉好好哄哄。

“我哪裡等得住?我哪裡還等得住!”老祖宗推開攙著自己的王氏和邢氏,一把拉住寶玉的手,“瘦了,瘦了。玉兒呢?快來來來。”

說著,老祖宗又用另一隻手拉過黛玉,上下打量,含淚說著:“好啊,回來就好。”

一旁的王氏不小心和妯娌邢氏對上了眼,然後兩人又飛快地轉開眼珠子。

於是王氏原本覺得老祖宗偏心黛玉的心思頓時就成了:【偏心偏得好,總歸黛玉也是我寶玉的妻!哼,氣不死那個扒著咱們二房的二皮臉。】

邢氏則想的是:【寶玉從小就伶俐,要麼我去走一走黛玉的路子,讓黛玉勸勸老祖宗,把花想容的分紅重新與我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