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正色回以一句:“大殿之上,隻論國事,不論私情。林某省得。”
一臉嚴肅的模樣把衛閣老噎了一下,但是衛閣老很快安慰自己:【這姓林的今天被他女婿駁斥了麵子,現在惱羞成怒,老夫不與他計較。嗬嗬嗬。】
其餘人等看林如海的臉色,也覺得林大人的樣子實在是有些勉強,再看賈尚書走近他嶽父,也隻得了一個淡淡的臉色而已,不由得對多出幾分揣測:【聽說年前的時候林大人對他女婿就有些不滿來著?瞧著倒好像是真的。】
…………………………
如是爭論了好幾天,朝中於此事終於有了個定論——宗室子弟可以參加科舉,僅限於郡王子孫、有文武才能、堪任用者、大宗正院、具以名聞。朝廷考驗、換授官職。其升轉如常選法。如或有犯、宗正院取問明白、具實聞奏。輕則量罪降等。重則黜為庶人。但明賞罰、不加刑責。
這裡說郡王以下的宗室如果有才能的話,經考核是可以做官的,但是若(不論文科武科)進了三甲之列,想要為官,便要放棄爵位,是為‘換授官職’。並且出任職務,有很多限製,譬如不可為京官、不可帶家眷赴任等等,十分嚴苛。
這已經是朝中百官能進行的最大讓步了。
此條例頒布之後,宗室子弟中感激涕零者甚眾,十六召見子侄們,語重心長地說:“朕與太子能為咱們老水家爭取到這樣的權益已經是前無古人的了,來年春天便是文科府試院試會試鄉試卷,後年春闈與武科大比之年,屆時希望爾等不要辜負朕與太子的一番心意。”
身為萬言書創作人的水星站在最前,帶著一眾叔伯堂兄弟們跪下三呼萬歲。
宗室科舉改製自今而起。
身在文忠郡王府中的賈元春也聽說了這個消息,她的女兒水媛回娘家來,看著心事重重的娘親,隻能勸慰到:“娘又何必憂心呢,哥哥已經這麼大了,自有盤算,若是對他自己的學識有信心,這輔國將軍便是不做也罷。”
元春歎了一口氣:“說說容易,盼了這麼多年,盼到這一天,為娘又覺得,是不是讓你哥哥安安穩穩地領著銀俸也挺好呢?”
“哥哥的心和本事,不應該被困固在這郡王府裡,娘,您要相信他。”
…………………………
差不多時間,榮國府。
王氏皺著眉對妍春說:“你說我是不是得去郡王府一趟,叫你大姐姐勸著點你大侄子,不要腦子一熱,和那些個沒前途隻能去搏一搏科舉的落魄宗室子混到一處去?”
妍春連翻白眼的力氣都沒有了:“如果舅母年前的時候叫您勸二哥哥彆當那個太子太傅,您會怎麼樣?”
王氏想:【我會叫人拿掃把把她趕出去!不過這,不一樣啊!】
“也沒啥不一樣的,長嫂如母,舅母之於您不就相當於您之於大姐姐?再說了,二哥哥是武將,哪能當好文官呢,還不如穩穩妥妥地先轉兵部尚書。不是?”
“才不是,兵部尚書哪有太子太傅威風啊,五丫頭我和你說,你這是年紀小,不懂,太子可是儲君,你二哥哥現在是儲君的老師,日後……前途不是一個兵部尚書可以比的!”王氏很難得能夠顯擺一下自己(等同於零)的政治素養。
妍春點點頭:“那還是一樣,萌哥兒說過了,我那大侄子的才學不差,甚至比他還更勤奮一些,若能科舉,前途可期。”
“哦,萌哥兒這麼說?他怎麼沒和我說呢?若是萌哥兒這麼說,那,那,那我還是不去叫你大姐姐攔楨哥兒了?”王氏一下子就改了主意。
“嗯。”妍春欣慰地點頭。
然而談話並沒有結束,王氏一臉孺子不可教的表情,悄悄與妍春說:“傻丫頭,你需得記住,什麼長嫂如母,就是做做樣子,日後你那大嫂嫂要是對你擺架子,你可彆傻乎乎的什麼都應下,啊!”
【親娘,我就是那麼一類比而已,您想太多了,不過能對我說出這番‘教唆忤逆’的大實話,還是得給你比個心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