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第 461 章(2 / 2)

衛若慜意在挑撥。

畢竟吳濤可是當今皇後娘娘的嫡親舅舅,也就是太子殿下和二皇子的舅公,這樣的身份,妥妥的強勢外戚,卻在賈瑛出孝之前主動退下來……衛若慜以己度人,覺得吳老大人一生功勳無數,心中總是不會服氣的。

然結果卻叫他失望了,無論他拋出什麼話頭來,吳濤全程裝聾作啞,根本就不搭理這個心懷叵測的衛家小子。

眼見衛若慜勉力壓製著努力與自己告辭,吳濤在心中嗤笑一聲:【是不是這些文人都覺得咱們當兵的就是二傻子?這麼明顯的離間計也敢對老子使?老子挑撥洞庭八百水匪內訌的時候,你還在穿開襠褲呢!】

吳濤不止是沒有被姓衛的挑起不甘,反而還找人給賈瑛帶了話,表示自己十分享受致仕之後的美好生活,先前被趕鴨子上架當了一年多的兵部尚書,感覺白頭發都多冒了許多,這下子終於甩下包袱,一身輕鬆。

去傳話的是吳濤的心腹,一字不錯地對賈大人傳達了自家爺的原話。

寶玉聽完笑笑:“當年吳大人在江蘇休沐日就愛聽評彈,現在來了京城倒是改聽京戲了?”半點不提衛若慜,可見是根本不把對方這樣的鬼蜮伎倆放在心上。

吳濤聽心腹說了賈瑛的反應,笑嗬嗬地呷了一口大紅袍:【老子是退了,可是老子倆兒子都在賈瑛手下當過差,日後說不得還得兜轉回來繼續喊人家一聲大人。再說了,老子當年也有教導賈瑛成為暗衛的情誼在,是腦子被門夾了麼才被衛家的忽悠兩句帶到溝裡去?】

…………………………

寶玉十分之順利地官複原職,自開始上朝之後就有不少人旁敲側擊地打聽他的文化水平到底是不是和武藝一樣高超。

當然,來打聽的多是文官,武將那邊覺得:無所謂啊,反正賈大人再怎麼變,也是咱們武科狀元出身,正經的行伍之人。

對於這些來打聽的人,寶玉也沒藏著掖著,如實說自己確實讀過四書五經。

讀過?!站在金鑾殿上的,不論文武哪一個官員都讀過。誰真就問你讀過什麼書而已了啊!咱們關心的是賈萌和水楨,這一年真的是你在指點課業麼?

這也沒什麼好隱瞞的,寶玉如實回答:“談不上指點,隻是在孝期,督促著小輩們梳理梳理知識而已。”

【所以這賈瑛年紀不大(???寶玉:我三十六了謝謝),說話卻十分有水平,講了半天也沒透底!】

隨著寶玉官複原職開始在朝中走動起來,處理政務得心應手,半點沒有那種閒賦在家一年多跟不上處理政務節奏的情況。

又因為很快就進了臘月,一番忙碌之後陛下封筆,大明朝廷放假啦!

眾人閒著沒事兒乾,最好奇的事情又變成了上屆解元賈萌與本屆解元水楨到底誰能奪得會試頭名呢?畢竟他們不僅僅都是年少有為這麼簡單——人家還是表兄弟。如是分個高下,豈不是更叫人好奇麼?

身為當事人,水楨卻對他娘親說:“論水平,我尚不及賈萌表弟。”

元春張了張嘴,本想說,要麼就讓兒子避開本屆的春闈。第一是不去與明知不可能戰勝的賈萌交鋒;第二則是趁著下一屆未開始的三年時間,好好考慮清楚,到底是不是真的要放棄爵位。可是話未出口,看到親兒子眼中的神采,元春便改了口:“考場上不單單是看平素的學問,還得看發揮,我兒未必沒有同萌哥兒爭一爭的本事。”

水楨笑著點頭:“也是!用二舅舅的話說,我這是保三爭二努力奪一?哈哈哈……”

“你二舅舅真的這麼說?”其實平心而論,若是兒子能奪下榜眼探花之位,也是十分之了不得的事了,畢竟三年一屆科考,一甲隻有三名,儘管從兒子順利拿下解元名次開始元春就有些信心了,此時聽到兒子說寶玉的判斷,無疑還是能夠給她再增添不少起氣的。

水楨輕輕啊了一聲,然後很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

元春欣慰地點點頭:“那就好,那就好。”

及至壽昌十九年二月,會試結束。

賈萌排名第一,水楨緊隨其後,賈茗也在中列,如不出意外,殿試的名次不會出現太大的變動——尤其是排在前頭的幾位。

如果說壽昌十九年四月最叫人念叨的事情是什麼,無非兩件,其一鎮國將軍水楨自願放棄爵位,考取當屆文科榜眼之位;其二,金科狀元賈萌年十八,不隻是有史以來屈指可數的連中六元之大才,更是成功為他們榮國府二房博得了一個父子皆狀元的美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