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第 478 章(2 / 2)

……

最明顯的就是,近來往榮國府送帖子的人又多了起來——這就是陛下要重新啟用賈瑛的心好累。

果然,壽昌三十年正月末,陛下旨意,封賈瑛為戶部尚書,並授體仁閣大學士,官居一品。

所以……

更顯得年前上下折騰的人好似笑話一般。

正當眾人還要議一議閣臣再兼尚書之職是否合規矩呢,陛下又丟下一個雷——他要長住行宮了,擢太子監國。

為何?

難道是陛下龍體欠安?

不不不,陛下龍行虎步、一頓能吃三碗飯,半點沒有身子不適的樣子。但是他就是任性離宮了,揮揮手不帶走一個重臣伴架。

太子殿下這回可不是一般的監國,陛下走的時候連玉璽都沒有帶,直接授予了太子殿下用印的權利。

【這是弄啥嘞?陛下莫不是想要退位吧?開什麼玩笑?滑天下之大稽!】

然則,隻有寶玉確定一定以及肯定,陛下是真的要退位。

十六以最直接的舉動給太子讓路造勢,起初三不五時有老臣去規勸,想請十六回宮,但是十六都避而不見,甚至跑到山裡去行獵去。

等到半年左右的時間過去,朝中一直安安穩穩的,倒是有人開始覺得,太子殿下要是真的登基了也是不錯的,畢竟新帝登基之後,一朝天子一朝臣,總得提拔一部分新人了吧?

當然,在一切都沒有明朗之前,就算有人心中開始偏移動搖了,也不敢大喇喇表明自己要效忠太子——名義上,太子還不是天子呢,誰知道之後還會不會出什麼變數?也許陛下瀟灑了大半年,玩夠了,又想回來繼續在乾二十年呢?

上述那種想法的人都是不夠了解十六的,但是卻也是朝中絕大部分人所想,所以當十六在壽昌三十年臘月宣布退位詔書的時候,滿朝都驚呆了。

這一年,太子水旭也是自賈瑛和皇後之後第三個確認了他父皇心意的人,不過禮數不可廢,太子殿下一麵誠惶誠恐地請罪一麵真情實意地挽留。

十六十分之痛快地當眾從龍椅上走下來,拉著太子的手,把他按到那張雕了九龍吐珠的描金楠木椅上去了。

【咱們的陛下,哦,不,以後該叫太上皇了,還真是清奇之人啊……】

壽昌三十年,十六退位,太子水旭登基,次年改元承平。

承平帝是壽昌帝手把手教出來的,執政理念一如先皇,他接手朝政之後,因為有前一年的監國經曆,所以一應政務都能得心應手地處理;更因為他登基之後朝中三位閣老中兩位分彆是原先的太子太師和太子太傅(指的是賈瑛而非後來的洪乘業),六部尚書中三位也出自東宮三少,所以亦能做到政令通達。

兩朝之間平穩過渡,於國於民都是幸事。

後世史學家研究承平一朝曆史之時,每每都不能繞過去的一個必須著重研究的家族便是賈氏一族,尤其是賈瑛一家子,幾乎每個人拎出來,都可以羅列出曆史課中的好幾個考點。

其中,承平帝執政前十餘年最為倚仗之人,是賈瑛;賈瑛致仕之後,其長子賈萌便直接從地方被調入京,一躍成為吏部尚書,而後官至閣臣,雖走的是純文官的路子,但是依舊達成父子皆肱骨重臣的成就;至於賈芽,與其父兄又是不同,他並不參與朝政,身份卻十分超然,潛心研究出許多器物,小則百姓生活、大則國家軍事,皆有其發明應用。

另外,賈瑛之妻女等三人亦是正史中留下姓名而非某門某氏的無名女子,她們為世間女子發聲,為女子提供識字、做工的機會,讓她們能夠自己立起來,逐漸意識覺醒,百年之後女子平權運動逐漸掀起高潮,幾番鬥爭之後,女子終究成為不依附男子的獨立個體;即便是喪失了社會地位優勢的男子也無法攻訐她們——因為那林先生所創的拚音啟蒙之法,實乃是經過時間的檢驗,功在千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