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陵不傻,張珠說的也不是動態密碼,所以在逐漸弄清楚幾個數字的“正確讀音”後,事情就簡單了許多。
不僅如此,也因為本身對於這個地方語言的熟悉能力,王蘭陵發現自己對這裡的地方話語越來越適應了。
張珠說的話,在王蘭陵聽來,就是可以立刻理解的普通話。
這裡的人喜歡說話多加主謂賓語和無意義的助詞,喜歡將話語說的豐神搖曳,突出一種有文化的腔調。
所以隻要能夠找到話語裡無意義的詞語,理解起來就會簡單很多。
不過每個人的說話和咬字也不一樣,一個十能讀出五個聲調來。
“一減八等於多少?”
“付息!”
“九乘以九等於多少?”
“波席一!”
張珠看著一臉鄭重的王蘭陵,雖然一開始答錯了幾道題,但從床上坐起來認真思考之後,基本上就沒有錯的了。
真的用功學習了?
王蘭陵一臉的鄭重,他現在完全是在練習聽力測試和外語發音。
張珠很快就又考了更難的問題!
“散皮埃是多少?”
新事物……又是新的定義……
派,王蘭陵清楚對方說的是圓周率那個派。
這種發音讓王蘭陵想起了自己的數學老師,一個教他角誰恩和角蔻絲發音的中學老師。
簡直是一言難儘!
王蘭陵不清楚一些事情,他一言難儘的說道:“九點四二,約等於九,一般取十,不過我們老師把【皮埃】叫做……piu!”
這些人的發音都是相似,沒一個規定的發音讓他參考和學習,完全是看人說人話。
那個疑似穿越者的複興皇帝,隻把文字進行了簡化,並且開辦了報社,但語言這種東西在電視機尚未普及之前,很難統一起來。
這種事情在這個時代要比推翻一個王朝都難。
張珠臉色一紅,她尷尬的說道:“聽你們老師的,我記得我老師是那麼教的。”
儘管發音有點小問題,但張珠知道王蘭陵的數學很好,肯定能小學畢業。
小學畢業之後就是初中了,初中數學好的話,就算是物理化學不好,也可以去考個巧匠書院,學點本事。
張珠的父親就是一個巧匠書院畢業的建築工,王家堡每年改房子修房子的時候都會喊來老張看看。
老張說不穩當,那大家就要慎重的對待,不然房子塌了就嚴重了。
王家堡的建築結構很複雜,由建築司承接這份工程,老張就是當年派來的建築工匠之一,地位並不低。
當時乾活的時候張蘭峰正好在家裡乾活,和其餘人一起幫忙搬磚抬水泥,給老張端茶送水的時候被賞識了,送了個女兒給他。
老張有好幾個孩子,六個女兒。
通常除了老婆的女兒之外,其餘的小妾女兒除非是特彆喜歡的,一般都是下嫁。
看到順眼的未婚小夥子就送出去,不會在意彩禮的事情。
老婆的女兒,那就是需要高攀了。
因為是老婆的女兒,要好好忙活,在七八歲的時候就要開始準備豐厚的嫁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