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劫掠,往往會激起窮人的怒火,會讓窮人反擊,甚至揭竿而起。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窮人也有怒的一天。
但是如今來說,卻沒用了。
有錢人用人人都知道的金融法則,來從窮人身上榨取利益,讓你麵對這樣的剝削,卻隻能乾瞪眼。
這就是知識的力量。
通過知識,來獲取收益。
也是以前華夏老祖宗所說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當然了,這種方式,自然讓很多人憤怒。
可惜,偏偏你再憤怒,卻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而且,也大多不會有什麼人幫你伸冤。
“不過,這股份以後就永遠拿不出來了。”戴蒙說。
這種信托基金是永久的。
除非某一天,信托基金垮掉。
但是這通常來說,也是不可能的。
因為這種信托基金都是采取最穩妥的投資渠道。一般是國債,債券之類。相對來說,收益沒有那麼大,但是卻很穩定,風險很低。
當然,在資金量足夠大的情況下,哪怕收益率沒有那麼高,其收益後的數字也非常可觀了。
隻有窮人才會追求那種高回報率的投資。
因為,窮人急於翻身,而往往,金融界的那些巨鱷就是利用窮人這種急於翻身把歌唱的心態,設置種種圈套,最終讓他們將那辛苦打工存起來的一點點錢給吞噬掉。
一般來說,大多數投資家,都會相對追求投資低,但風險更小的投資。當然,也並非說他們不會投資風險大的。隻不過呢,投資高風險的錢,所占比例很小。
而且,絕不會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一定會放在多個籃子裡,避免籃子摔了,雞蛋碎了。
“沒事,我也不在乎這點錢。”秦風笑說,“重要的是安全。”
重要的是未來能夠掌控公司。那樣其股權雖然不能售賣,可是其帶來的收益,卻還是自己的。所以,並沒有什麼差彆。
更何況,本來創建了公司,按照秦風性格和目前的現實情況,秦風就不可能去做出殺雞取卵的行為。
售賣股權,那是不可能的。
既然不可能賣股,那就無所謂股權是否能夠售賣了。
至於說國內秦風的秦氏重工出售20股權,秦風換來的是巴菲特的入股。要的是巴菲特的名氣,還有必要時候能夠將其搬出來充當自己擋箭牌。
所以,秦風才出售了自己公司股份。
當然了,10億美元的價格,現在來說,也並不虧。這也解決了目前秦風在國外投資資金不足的問題。
例如,沒有這筆錢,facebook想要快速發展那就不可能了。
絕不可能像現在這樣,任由梅麗莎去瘋狂的發展,在互聯網時代圈地。
現在,整個互聯網都還沒有意識到社交媒體的影響力,以及對用戶的粘性。自己搶先占領了,未來,就不存在什麼敵人了。
隻要自己不犯錯,自己就能永遠屹立不敗。
這就是社交媒體軟件的可怕。
誰掌握了社交媒體,誰就是互聯網世界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