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史夫人……還是東宮薛長史的夫人,一句句的誇蘇啟芳,這裡頭的意思,簡直就差沒有直說,你們家女兒好,東宮裡的貴人相中了,趕緊把你們家女兒洗乾淨了送進來。
這這這……申氏倒抽了一口冷氣,一時間竟不知是驚還是喜,混亂了好半日,到聽得下人來報,說蘇長英回府了,正往上房請安去了,她才清醒過來,趕緊派人把蘇長英給截住,請了過來。
蘇長英人是來了,神情卻不太高興,一見申氏就斥道:“什麼事兒,不能等我向母親請安回來再說?”
嘴上是這麼說著,手卻抬起,任由申氏親手服侍他脫下官服,換上了乾淨舒適的常服。
申氏哪裡顧得上與他抬杠,連忙就把魏氏今日來的事情說了。
蘇長英一聽,神色頓時也凝重起來。東宮居然看中了蘇啟芳,這事兒……真是做夢都沒有想過。
而如今,做夢都沒有想過的事情,卻必須得認真想一想了,饒是以蘇長英在官場上曆練出來的城府,也不由得晃了好一會兒的神,才冷靜下來,開始剖析利弊。
凡事先想利,蘇啟芳若入了東宮,自然是有許多的好事,東宮裡的那位,現在是太子,以後就是君,攀上了東宮,忠毅伯府無疑就踏上了一條終南捷徑,今日是伯府,來日就是侯府、公府也說不定,君不見今日的涼國公府,在太後沒有入宮前,也不過就是個涼侯府,還是瀕臨敗落的,不是太後在宮中步步高升,最終母憑子貴,涼侯府恐怕早就淪為了京中勳貴圈的最底層,比伯府還不如呢。
再想弊,利讓人心動,可弊端也極明顯,太子以後會是君,可現在始終還是太子,還是個一貫低調做人、謹慎做事的太子,在朝堂上的風頭,還不如二皇子來得多,分明占據了大義正統,結果跟一個皇子鬥了個平分秋色,這也實在是……軟弱了。蘇長英身在官場,當然知道,隨著二皇子氣勢日漸高漲,不看好太子的官員也在日漸增多。翻翻史書吧,坐在龍椅寶座上的皇帝,是從太子之位上順利接班的,五根指頭就數得出來了,絕大多數的太子,不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明明白白的死了,就是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不明不白的死了,還有那麼極少數,屬於失蹤之例,就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的那種。
蘇長英實在不好判斷如今這位太子會是哪一種,與東宮扯上關係,他不一定能沾到東宮的光,畢竟,那還得看蘇啟芳能不能得寵,太子肯不肯給他機會重用他,但是萬一東宮出事,太子倒了,他卻是百分百會受到牽連。
還有最最壞的一種可能,萬一,太子謀逆,雖然這是個極可笑的猜測,太子有什麼必要謀逆,隻要熬到皇帝百年,他就是皇帝了。但不管多可笑,史書上卻寫得清清楚楚,曆朝曆代的太子,死於謀逆之罪的,可比順利登上大寶的太子多了去。總之,隻要這位太子走了背字運,跟謀逆扯上了,太子死不死的,蘇長英不關心,可跟太子有關係的,那是有一家算一家,抄家流放都是輕的,全家抄斬是正常,涉入再深點的,九族誅絕也不是沒有過。
東宮這條船,看似富麗堂皇,可也麵臨著比尋常更大更險惡的風浪,要攀上去不容易,攀上了想下來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