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同時收到帖子的,並不止鄭秀一個,基本上滿京城叫得出名字的少年才俊,一個沒落全都收到了,杜老狐狸要辦一場春華宴,廣發請帖。
收到帖子的人,基本上第一個反應大致相同,都是目露迷茫,這他喵的都快到冬天了,辦的哪門子的春華宴?當然,也有反應快的,馬上就想到杜府有位千金,明年春就及笄,這請的又是一水兒的還沒有婚配的少年才俊,兩下一聯係,哪有不明白的,分明就是大寫的待字閨中、屏雀中選啊。
一下子,杜家要選婿的風聲就傳遍了京中,成了這一年最後一季裡,最熱門的新聞。以至於當蘇氏得到承恩侯夫人的大力支持,義無反顧的從蘇太姑奶奶手裡接過容溪堂,結果跟申氏當場鬨翻姑嫂反目成仇的消息,都沒能在杜家選婿的熱鬨下翻出幾朵水花來。
不過對於當事人來說,翻的可就不是水花,而是滔天巨浪了。首當其衝的自然是做出這個決定的蘇太姑奶奶,太夫人跟她談了幾回,都沒能改變蘇太姑奶奶的決定,氣得太夫人又躺回病床上了,醒來的第一句話,就是表示伯府廟小,留不住蘇太姑奶奶這尊大佛。
明擺擺的趕人,表示這對姑嫂也反目成仇了。蘇太姑奶奶倒是早有預料,行李早就打包收拾好,落腳處也尋好,太夫人那裡才開口,蘇太姑奶奶就帶著自己的家當出了伯府的門,搬進了誰也不知道她什麼置好的一棟獨門獨戶的小宅,巧的是,這小宅的位置離裘家不遠,就隔了一條巷子,走過去用不了半柱香就到。
蘇氏一聽說,馬上就趕到蘇太姑奶奶的小宅裡,愧疚的話沒有出口,倒教蘇太姑奶奶堵了回去。
“老身原就沒打算老死在伯府裡,雖都是姓蘇的,但伯府庇護老身這些年,已是夠了,哪裡還能再讓侄兒給老身送終,行了,瞧你都多大的人,竟然還眼淚汪汪,快快回去,省得老身瞧著煩心。”
蘇太姑奶奶早年與夫家和離,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一兒半女,沒有容溪堂這回事,她都有搬出來的打算,老太太一輩子心高氣傲,除了故去的老伯爺和眼前這個堪說是她一手教出來的蘇氏,伯府上上下下她沒一個瞧得上,哪裡肯讓她瞧不上的人來送終,寧可讓身邊跟了她一輩子的幾個老仆忠婦替她張羅身後事。
蘇氏被堵得心裡頭難過,想說什麼,卻又想不出合適的話,這會兒她說什麼都是錯,加上蘇太姑奶奶趕得緊,她隻好叮囑林媽媽,無論有什麼大事小事,都記得去裘家找她,然後一步三回頭的走了。
走了也沒得消停,蘇氏又去了伯府,太夫人沒能改變蘇太姑奶奶的決定,氣得又躺到了床上,做為當事人之一,蘇氏理所當然要去探望,同時還得低聲下氣向太夫人告罪。
容溪堂是蘇太姑奶奶一手操辦起來的,蘇太姑奶奶要給誰都行,理是這個理兒,但要說沒有伯府的支持,蘇太姑奶奶這容溪堂也很難成就今日的名聲,所以從某方麵來說,蘇氏確實是挖了伯府的牆角,從她答應接手容溪堂時起,就已經做好了告罪的準備。
但太夫人沒接受她的告罪,因為申氏根本就沒讓蘇氏進伯府的門,見不到太夫人,自然就談不上接受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