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焦如焚,又因為太夫人的過世,傷心得不行,結果,不幾日,蘇氏便病倒了。
而裘怫和裘怡,卻因為閨學的聲譽受到影響,正麵臨著嚴重的退學潮,尤其是裘怫,在處理退學潮問題的時候,還要頂著彆人滿含深意的目光,以及有意無意的酸言酸語。這些她都能忍,可問題是,不知道是誰,竟然翻出了生母李氏的舊事,說李氏行事便有瘋狂之兆,曾有摔女之舉,更聳人聽聞的是,傳言裡還說,她還殺夫,裘一鳴就是被她害死的。
這謠言一出,簡直就有蓋過伯府醜聞的風頭,真的假的?若裘二姑娘的生母,真的有殺夫之舉,那麼無論如何,榮國公也不能娶她啊,天知道會不會跟她生母一樣,也乾出殺夫的事情?
如果說在伯府醜聞剛牽連到裘家的時候,太後還坐得住,在彆人到她耳邊嚼舌根子的時候,說得出“蘇家是蘇家,裘家是裘家,哀家瞧著裘二姑娘倒是個不落俗的”的話來,那麼當李氏殺夫的謠言傳出來時,太後就坐不住了。
“給哀家去查,誰敢胡言亂語,沒憑沒據的事情,也敢拿出來瞎編,裘知府病逝於任上,於國有功,於家有愧,教這些爛了舌根的人一編排,竟成了糊塗蟲,連個妾室都管不好,還教人害了性命,合著當初皇帝任用官員時,竟是瞎了眼,挑了個糊塗蟲去替他治理地方嗎?”
這話說得太嚴重,本來隻是謠言,大多就是聽個熱鬨,聽說裘夫人蘇氏待這個庶女是極好的,若真有李氏殺夫的事情,蘇氏怎麼可能待殺夫之人的女兒那麼好,所以沒幾個人把這謠言當真的,可太後這一怒,少不得便要真嚴查了。
這一查,便查出大問題來,謠言,他居然不是謠言,隻是誇張了些,說李氏殺夫,沒那麼嚴重,可裘一鳴的病逝,卻確實跟李氏脫不了關係,他是因為被李氏推到池子裡,染上了嚴重的風寒,最後不治而亡的。而李氏為什麼要推他?卻是因為裘一鳴帶了裘怫在池子邊玩,李氏當時伸手去推的是裘怫,裘一鳴為了護住女兒,才被李氏給誤推下去。
這簡直比伯府醜聞更教人難以置信,申氏打殘的那個,好歹隻是侄女,可李氏居然對親女下手,而且結合之前的摔女傳聞,可見還不止下手一次,為什麼?
毒婦、瘋婦的名頭,迅速掛上了李氏的頭上,然後,毫無意外的,身為李氏的親女,裘怫也就掛上了毒女、瘋女的名頭。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裘怫就真是個木頭美人,也看出來了,這是有人故意在針對她。當年的事情,知道的人本就沒幾個,當初蘇氏帶著她們姐兒仨上京時,早把那些知道情況的人給打發了,所以她們姐兒仨初至京中時,身邊隻有聊聊幾個年紀不大的丫環,連個乳娘都沒有,對外蘇氏稱是年紀大些的,不是配了人,就是舍不得與夫家分開,她便做主把人給放了出去,其實蘇氏真正要隱瞞的,就是李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