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之後,裘怫就不必像其他的姑子那樣,還要繼續做功課,學戒律,太後到底是給她留了麵子的,在懿旨裡沒有明著說讓她出家當姑子,而是很體麵的抄經祈福,所以裘怫就要待在屋子裡抄一下午的經,中途可以喝些水,或是杏仁露、奶漿之類,但絕對不能吃零嘴點心,這讓習慣了一日三餐的裘怫,在剛到流香庵的一段時日裡很不習慣,有時候餓極了,也隻有喝杏仁露、奶漿充饑,實在是……但她的適應性極強,也就十來日後,就不覺得有什麼了。
倒是葛覃,沒有裘怫這麼強的自製力和適應性,有時候會偷摸著跑出去買些吃食,讓林嬤嬤逮到過幾回,被狠訓了一通,但葛覃很大方的把買來的吃食分給林嬤嬤,而身為正主兒的裘怫又克製得住,根本就不吃葛覃買回來的吃食,把流香庵裡的規矩守得一絲不苟,後來林嬤嬤也就睜隻眼閉隻眼了。
林嬤嬤不管,流香庵裡自然也不過問,葛覃的名字又不在太後的懿旨上,她也不是庵裡的姑子,更不是犯了錯被送來的受罰的,就是個服侍人的小丫頭,流香庵裡的規矩自然也管不著她,隻要她吃東西的時候躲在自己的屋子裡,沒有當著姑子們的麵吃,這事兒基本上就沒人會管。
除了不能出庵半步,裘怫在流香庵的日子過得還算不差,有太後懿旨當護身符,庵裡頭也沒有哪個姑子敢來惹她,畢竟她頂著為了太後抄經祈福的名義,彆人來招惹她,就是破壞她抄經,破壞她抄經,就等於是不讓太後得到福報,這罪名可沒人敢擔得下。
唯一讓裘怫有些彆扭的,就是有一日做完早課,中間休息的時候,她聽到有人說她住的這處院子,之前是皮四姑娘住過的。
皮四已經出嫁了,太子妃和靖國將軍府為了她,也是煞費苦心,在江南繁華之地,替她尋了一戶人家,與皮家大奶奶的娘家沾些親,也算是世家,雖比不得杜家這樣的名門望族,但在江南一代也是數得著的豪紳,勢大,富貴,配皮四姑娘也不算高攀,恰相反,如果不是靖國將軍府出了位太子妃,怕是皮四姑娘還高攀了那家。
這門親事差不多就是在太子上裘家保媒之後不久就訂下了,隻是那時候,榮國公和裘家二姑娘的事,實在是太讓人掉眼珠子,所以皮四訂親的事,就被掩蓋住了,竟沒有多少人提起。還是裘慎出嫁之前,靖國將軍府大張旗鼓的替皮四送嫁,裘怫才聽人提了那麼一耳朵。皮四的婚期訂在十一月,因江南路遙,所以靖國將軍府提了兩個月就送嫁了,還特地在江南置了宅子,到時候皮四就會在這宅子裡出嫁。
眼下都已經入了十二月,轉眼就要翻年了,皮四自然已經出嫁了。裘怫本以為自己和皮四是再沒有相乾了,卻沒有想到,風水輪流轉,皮四從流香庵出去了,她卻進來了,無巧不巧的,竟還住在同一個小院裡。
這兆頭,簡直就是“大不吉”,這事兒要是傳到外頭去,隻怕又有人要說她將來怕不是要跟皮四落同一個下場,隻是皮四能出去,是因有太子妃替她周旋,還能出去嫁人,而裘怫無人撐腰,便隻有落得一個出家的結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