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太子更占優勢,一則,他因為此事被皇帝訓過,多少有那麼點邊邊能摸得著,至少他能肯定一點,皇帝是不喜歡有人拿婦孺說事做文章,男人要男人的心胸,何況身為帝王更要心胸廣闊,太子雖不能與皇帝相比,但自問還是懂得幾分皇帝的心思的。
二則,太子還能去向皇後討主意,彆看皇後性子很孤拐,跟娘家都處不好關係,但她畢竟和皇帝是少年夫妻,相處了幾十年,要說對皇帝的了解,她足以列入前三位。所以當太子來請教的時候,皇後就直接告訴他,道:“你父皇一向不喜後宮乾政,同樣的,他也不喜在政事中牽涉婦孺,你看他這些年來處置那些犯了大罪的人,有幾個是抄家滅族的?”
一人犯事一人當,皇帝自當政以來,就沒乾過誅連九族的事,彆說是九族的,一族都沒殺光過,頂多就是主犯斬首,兄弟子侄流放,婦人及十歲以下的孩童不受牽連。這樣的皇帝,放在曆朝曆代,都算得上是一位仁君了。
有了皇後的提點,太子心裡就更有數了,知道皇帝不是因為鄭秀而對裘家有所偏愛,之所以從一開始就冷眼旁觀,那是因為皇帝對婦孺一向寬弘,裘家好巧不巧的,就是一門婦孺,還是從來沒有行差踏錯、安安分分的一門,要不是有人拿舊事往裘家潑臟水,這裘家簡直就是婦孺中的典範。
到現在,竟然還有人在拿這一門婦孺謀取私利,皇帝心胸再廣闊也忍不住了,幕後黑手實在是不了解皇帝,觸到了皇帝的底線。
想明白這裡頭的關節後,太子就心下大定,更堅定了不再出手的信心,隻等著幕後黑手忍不住,在裡頭繼續攪渾水,最好是攪到皇帝忍無可忍,派出梅花衛去調查,到那時候,他不費吹灰之力就能除掉一個潛在的威脅……太子一想到這個可能,做夢都能笑醒。
可惜,幕後黑手是個膽子小的,皇帝這一怒,他就把爪子給藏得嚴嚴實實,再沒露出半點來。太子沒有看到最期望的結果,也是失望得很。
他們這邊消停了,蘇氏也就不用再一趟趟的往衙門跑了,主審官員辦起事來,也就方便多了,本來就是太子一方的人,早收到了太子私下的提醒,很曉得這案子該怎麼辦。
最後出來的結果,當然是那些謠言純屬編造,裘家是再清正不過的人家,裘二姑娘的生母也不瘋不毒,是正常的產後沒調理好身子病痛纏身而亡,至於裘家老爺,那更是在任上兢兢業業、案牘勞形、心力憔悴導致暴斃。裘夫人喪夫之後,將三個女兒養在膝下,精心教養,苦心栽培,其長女端莊淑雅,其次女嫻靜敏慧,其幼女靈動活潑,閨儀女德,上上之選,此全是裘夫人教導有方之功,母慈女孝,堪為典範。
總之,裘家又一次被捧上了天,還是由官方判定,廣而告之。
好吧,謠言徹底消停了,裘家冷落已久的門庭,再一次熱鬨起來,外人不知道真正的情況,隻聽說皇帝在朝上把參蘇氏的官員都給申飭了,連帶著滿朝堂的官員都跟著吃了掛落,就渾然以為皇帝是給裘家站位的,這說明什麼?說明裘家簡在帝心啊,雖然鬨不明白皇帝看重裘家什麼,但這不妨礙這些人往裘家去攀交情,有用沒用的,這交情先攀上了再說。
就連已經各自散去的閨學教習們,也有人暗搓搓的托了人來探口風,問裘家閨學有沒有重開的打算,她們很樂意還回到裘家來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