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時間(1 / 2)

重生之庶女悠然 瑞者 3313 字 11個月前

這下子旁人不說,隻說幾個已經出宮開府的皇子,那真是眼紅得要死,他們建皇子府的時候,皇帝都沒這麼大方過,到底誰是親兒子啊?

連和鄭秀感情最好的四皇子,都開玩笑似的衝著他抱怨了幾句,隻有太子不為所動,反正他住的是東宮,有什麼要動土的,也不必自己掏腰包,都是從國庫出錢,國庫、私庫,還不都是皇帝的,沒什麼區彆。

營造司給出的工期是一年,鄭秀掰著手指一算,園子造好,他的小姑娘也就該及笄了,他正好能把小姑娘娶回來一起入住新園,於是眼睛眯成一條縫,喜滋滋給園子起了個名字:好合園。

百年好合,這就是他和她的一輩子。

隻是裘怫對著這直白白的“好合”兩個字,羞得不行,不敢想像彆人瞧見這個名字心中會怎麼想,於是寫信建議鄭秀在這兩個字中各取一筆,改成“子一”。鄭秀一瞧,又樂了,答應得飛快,還回了信,隻寫了八個字:執子之手,一生相守。

裘怫:“……”

裘怡在旁邊看得眼紅,也寫了信跟趙詞有來有往的商量起要怎麼安置家宅,建園子是彆想了,趙詞不比鄭秀,有偌大一座國公府可以隨便折騰,就算他被平郡王府分出來後,皇帝可能會給他個郡公的爵位,順帶再賞座郡公府,但他的郡公府無論是位置還是麵積大小,肯定是不能跟榮國公府相比的,因為榮國公府是皇帝潛邸改建的,獨一份兒,隻憑這一點,彆說是郡公府,就是郡王府、皇子府都得乖乖的低頭俯首認慫,也就親王府在位置和麵積上能與之一拚。

趙詞心裡明鏡兒似的,也不跟鄭秀去攀比,隻認認真真的跟裘怡在信裡有來有往的討論著,雖然他的郡公府還在天邊兒上,但還是討論得是一頭的勁兒。

人生如朝陽初升的少年男女,又怎能不對未來充滿期盼,尤其是自己親手規劃的未來,更是有著無限的美好與憧憬。

這一年最後的兩個月,就在兩對小兒女們對未來的美好期盼中悄然過去。

趕在年關前,蘇氏終於從裘族祖地歸來,帶著女兒女婿,以及正式成為她的兒子的昆哥兒。裘怫又一次得到太後恩準,回了裘家,與母親姐妹兄弟過了一個團圓年,直到過了上元節,才重回流香庵。

傻子都看得出來,太後的懿旨其實已經形同虛設,太後都睜隻眼閉隻眼不管了,其他人自然更不好指責什麼。

不過上元節之後,裘怫反而不怎麼出流香庵了,專心的抄經和繡嫁妝,因為之前幾個月,她出席了太多的交際應酬,導致抄經和繡嫁妝的進度嚴重落後,不得不加緊補上,否則,抄經就算了,太後也未必會檢查她抄了多少本經,可等鄭秀和她的婚期訂下,而她的這些嫁妝還沒有繡完,那就……太遺憾了,雖然可以請人繡,但總沒有自己親手繡的來得更合心意。

今年的二月,京城很熱鬨,因為是春闈年,從會試到放榜,再到殿試,前三甲會花落誰家,哪家呼聲最高的才子卻落了榜,誰誰家準備著榜下捉婿,這些話題都成了京中的熱門,大街小巷,茶樓酒肆,乃至於秦樓楚館,都充斥著這些聲音。

就像太子妃當初對皮秋陽說的,這一榜,皮秋陽高中,太子在背後下了多少工夫且不提他,皮秋陽也確實是有真才實學,再加上相貌出眾年紀又少,殿試上,皇帝就當場點了他探花,隻是太子想他入吏部的期許沒能實現,皇帝直接把這位少年探花送進了翰林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