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解釋(2 / 2)

重生之庶女悠然 瑞者 3234 字 11個月前

婚宴上,賓客們要灌新郎官酒乃是習俗,不知多少新郎官因為被灌醉了,辜負了洞房花燭夜美景良辰時,因此久而久之,新郎官們自然也要想儘辦法躲酒,人緣好的,多拉上幾個狐朋狗友幫著擋酒,人緣不好的,隻有認命,最後能不能順利洞房花燭,全憑自個兒的酒量。

鄭秀的人緣說不上好不好,但架不住他命好,背後有皇帝靠著,還能拉上太子來擋酒,喜宴上,太子拿著酒盞往那裡一坐,有幾個人敢真的上前來灌酒啊。

皇帝就是想到這個才樂的,樂完了,才想起還有件事,一抬手,把昝公公叫了上來,道:“宣旨吧。”

宣什麼旨?自然就是專門留到今日的那道恩旨。

於是已經進了洞房的裘怫不得不又被扶著回到靖安堂,和鄭秀一起接旨謝恩,惹來不知多少豔羨的眼神。

等這道旨意宣讀完了,太子也終於趕到了榮國公府,隻來得及說了句道賀的話,氣都沒喘勻就又陪著帝後又一道回宮。

不怪太子來去匆匆,皇帝攜皇後出宮到榮國公府來,事先誰都沒告訴,連皇後也是倉促得很,直到抵達榮國公府,才抽出工夫來暗地裡派人去通知太子。

偏不巧,東宮今日裡又出了點事,太子不得不處理好了,才趕了來,真的是趕,連車都沒坐,是縱馬而來,進了榮國公府也是一路快走,太子養尊處優多年,哪怕身體再倍兒棒,也真是氣喘不已。

皇帝見太子來得匆忙,自然心裡有數,也沒說什麼,一則今日心裡確實高興,二則有鄭秀前頭的話打底,他對太子的不滿也就消得差不多了,因此難得的還給了太子一個好臉色,不是君對臣,而是父對子的那種慈祥和藹,刺激得太子差點都熱淚盈眶了。自打他入朝理政以來,這樣的表情,他幾乎就沒在皇帝臉上看到過,哦不,是看到過很多次,隻是都不是對著他的。

“父、父皇,兒、兒臣……”太子語無倫次,多大的人,竟有了幾分孩子般的無措。

皇帝一揮手,道:“陪朕回宮。”

真是的,多大的人了,連話都說不清楚。皇帝決定這一路上,他得跟太子好生說道說道,身為儲君,無論何時何地,麵對何人何事,都該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

望子成龍,大抵是天下間每個父親心底最深的期盼,皇帝雖為人君,亦不例外。不過如果太子真的做到了,隻怕皇帝也未必能高興得起來,太過出色的太子,對皇帝也是壓力,尤其是皇帝還沒有到年邁無力的時候,還不如太子現在這個模樣,更能讓皇帝放心。

這就是生於皇室的悲哀,天家無父子,但人卻有情義,兩者間的矛盾,讓皇帝的滿腔父愛,也隻有在麵對毫無利益糾葛的鄭秀時,才能完完全全的釋放出來,旁人不知道皇帝為什麼對鄭秀恩寵有加,那隻是因為他們沒有坐上那個世間至高無上的位置,所以不能體會皇帝那悲哀又矛盾的心情。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