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邈看向孔鮒,褒衣博帶的儒生穿著,沒有記憶點的長相。
這就是那個‘為陳王涉博士’的史上第一個造反的讀書人,‘魯壁藏書’的孔子八世孫孔鮒啊?
話說秦始皇焚書,幸得孔鮒將儒家經書藏於孔子故居的牆壁中
,儒家經典方得保存的‘魯壁藏書’的故事不知真假。
但做過陳勝的博士,這事卻是史記明確記載了的。
作為始皇陛下唯粉,對於孔鮒說不上多大惡感,卻也沒什麼先天好感。
周邈不言不語,受了孔鮒率數百儒生,齊齊躬身對他行的天揖大禮。
既說‘拜見’,沒行跪拜之禮,這算不算禮儀詐騙?
——好吧周邈承認,他就是在挑刺!
從近前來見後,仙使周邈都不曾發一言,神情清冷,不辨喜怒。
但無論如何,箭已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孔鮒開口道:“儒生孔鮒,幸為孔子八世孫,卻不能約束門人,昨日竟叫二十狂生攔路仙使,實在羞愧啊!”
周邈神情不似惱怒,開口卻是:“儒門又非孔門,爾倒也不必為所有儒生的言行負責。昨日二十儒生的倨傲不遜之舉,與你孔鮒又有何乾?”
孔鮒:“……仙使仁善,方不遷怒吾等。”
孔鮒裝聾作啞,孔襄喜形於色。
叔孫通見此情形,便知尊師是拉不下臉來,幻想糊弄過去了。
仙使·陰陽師新手·周邈:難得他陰陽怪氣一回,就這?
孔鮒到底會察言觀色,立即找補:“然孔鮒幸為孔子世孫,沾了孔子的光輝,儒生難免禮遇兩分。”
“孔鮒既得擁護,便該儘到垂範與約束之責,為正儒門風氣而略儘綿薄之力。”
最終請罪道:“因而孔鮒率眾儒生前來請罪,亦將二十儒生捆縛前來,聽憑仙使處置。”
說完,孔鮒躬身長揖不起。
周邈:你這說了知道是請罪,不說還以為是糾集數百儒生,來找他行逼迫之事呢!
#我都帶著數百儒生親自來給你請罪了還想怎麼樣#
#你是接受便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
周邈看著長揖不起的孔鮒,就像在看#你不接受我求婚我就不起了!#
呸!換個說法:#雖然我家人犯了罪但請看在我的麵上饒恕了他們,不然我就不起來了!#
在此光陰似乎被無限拉長的焦灼裡,叔孫通也是心思急轉。
不能說孔鮒臨陣變卦,他確實如事先商議的那樣說、那樣做了。
然一切都在天音響徹全城時就徹底變了,何況仙使哭廟的言外之意,也已經決定此時他們的言辭,應當與時變化。
果不其然,對麵的仙使不曾叫起孔鮒,反側頭與一身邊下吏耳語起來……
周邈小聲問:“陛下有給我帶什麼話嗎?”
連夜往返鹹陽送信的吏員,心中不由暗歎:陛下果真料事如神!
也小聲答:“陛下曾言,若仙使問臣此話,便轉告仙使:[可見機行事,朕信仙使]。”
始皇陛下他真的!用人不疑!
“那我就放心了!”
周邈回頭時,心底壞水兒已經咕湧起來!
正打算像昨日在大街上
那般,大展神威:
“爾等……”寄居廟旁?[]?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蒙蔭先祖聖光,便以為也成了半聖,無官無職也可越俎代庖,動用私刑捆縛犯罪黔首了?!
但仙使斥責的話未及出口,便有一員儒生一步出列,乾脆利落地一個拜見大禮,跪拜在地!
“儒生叔孫通,向仙使請罪!”
半口氣都沒歇,無縫接上:“確如仙使之言,昨日做出那攔道仙使、出言不遜之事的二十狂生,並非儒門之門徒!
實乃竊居先師墓旁,偷饗祭祀的寄生蟲豸啊!”
“然先師墓旁橫生蟲豸,亦是孔門不肖、儒門不嚴之過啊!”
周邈:喲嗬!
“蟲豸橫生,致使先師聖名蒙羞,儒門清譽蒙塵。吾等為做挽救,實在應當閉門思過,並潛心研修儒門至聖先師及亞聖孟子、後聖荀子要義啊!”
“叔孫通願攜眾儒生,閉門思過、研修儒學,糾偏正道!”
周邈:喲嗬!不愧是叔孫通啊,召儒生改製朝儀,識時務、與時變化的漢家儒宗啊!
既然他能把儒學改得適應漢家統治,那當然也能改得適應秦家心意了。
百聖歸秦,終成秦學。——這個目標的實現,就缺叔孫通你這樣的人才啊!
叔孫通言外之意其實明顯,就連孔襄都聽懂了。
當即跳出指著叔孫通怒聲道:“汝卑躬……”屈膝,趨炎附勢,有辱孔門傲骨,枉你還是我大兄門生!
但就像仙使沒能將斥責孔門的話說出口,叔孫通才有了補救的餘地。
孔襄到底也沒能叱罵出來,壞了仙使所願。
在孔襄跳出來時,英布就已經跨步而出,孔襄剛出口二個字,就被一腳踹出去二丈遠!
本來想將其打為刺客,但英布話音一轉:“仙使麵前,豈容無禮之輩大呼小叫!”
孔襄飛出二丈遠,倒在地上一時不能起身,但現場誰也沒去管他。
孔鮒神色惱怒卻隱忍,眼下局勢,他隻能聽之任之。
叔孫通則麵不改色繼續道:“儒生叔孫通所請之罪,實則是吾等捆縛二十狂生的行為不當之罪。”
“拘捕罪犯,乃郡縣兩衙之職,吾等卻私自代勞,實在有越俎代庖之嫌啊!請仙使降罪,以恕罪責。”
總結一下叔孫通前麵一番話的要點:
那二十狂生不是儒門門徒,實乃寄生蟲豸。
然橫生蟲豸,亦是孔門及儒門之過,請求閉門研修先聖要義,糾偏正道!
狂生攔道與儒門和孔門都沒關係,所請之罪實是越俎代庖、動用私刑。
周邈:不愧是你叔孫通啊,說話真是句句直戳爽點!
仙使周邈聽得爽了,又被始皇陛下允許‘見機行事’,靈機一動!
當即從廣袖中掏出錦帛所書的賜封聖旨,看都沒看領頭的孔鮒一眼。
對叔孫通道:“爾等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儒生叔孫通,本使有一封始皇帝賜封聖旨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