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後世裡很多人都做出過點評,評價最多的一句話是“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
是大家都基情嗎?
不是,李按想要表達的,不過是借傑克和恩尼斯的禁忌之戀,講述一個很淺顯的道理: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段自己忘不了的人或者忘不了的地方,隻有深夜的時候在夢中在沒有人的時候,才會想起,除了自己,誰也不知道,深深的埋在人心底。
他的想法很細膩,斷背山遵從了他的這種風格。
傑克跟恩尼斯也確實在斷背山裡找到了最真實的自己。
鏡頭需要做到的,就是要通過這種視角的代入來呈現出完全兩種不同性格的人對待愛的態度。
恩尼斯的愛永遠含蓄,傑克的愛永遠直接。
至於此處場景的刻畫,想表達的也是同一個觀點。
但問題是,李按想要的鏡頭效果因為羊群的不配合而毀了。
那種壓抑著的、廣角鏡頭下,恩尼斯因為傑克的再一次分離,形同麻木。
“我有時候好想你,想到無法承受。”
“時間永遠不夠,永遠不夠,你到底在逃避什麼?”
四個月後的再一次相見,本該是美好的,但卻是吵鬨的。
因為他的不作為、他的......沒做好迎接事實的準備,或者說他在害怕。恩尼斯的害怕。
當然,萊曼不太能懂這麼深的層次。
他一直以來都遵循的是故事服務角色,所以他的電影,觀眾總是記住了角色,而李按,通常是角色服務故事或者說借角色講述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看法。
但隱約著,他也能懂得一些。
理念不同,表達的技巧與感情卻是相同的。
“這座大山束縛了他,對嗎?羊群也好,牧場的工作也好,其實都是說辭,真正的,還是恩尼斯不願踏出最後一步,他不敢離開熟悉的斷背山,去到另一個陌生的地方生活。”
李按看著他,眼神裡滿是讚賞。
似是受到了肯定,萊曼的表述越來越清晰。
“所以,你想借這個鏡頭,刻畫出這種層次感。”
說到了這個,李按的談性大起。
一時間,屋子裡充滿了各種關於電影的話題。
他這人對待文藝片和商業片,走的就是兩個極端。
前者用心,後者用錢。
或者說以他那拍攝的調調,去搞什麼爆米花電影簡直就是場災難。
有時候,不細細的品味,都不知道他想借電影表達些什麼。
你能指望那些想要看到綠巨人康納大殺四方的神威暴力,變成對世俗、對力量,尤其是對不可控製的力量的辯論思維嗎?
所以說,華納真是看走了眼。
這樣的導演,逼迫他是沒用的,趕製出來的作品也沒啥靈性可言。
就得讓他慢慢的拍,拍他感興趣的故事。
說不定,他就能整出一部藝術十足的佳作出來。
萊曼也是看出來了,李按這人,純純一悶騷男。
平時什麼想法都喜歡放在心裡,麵上永遠波瀾不驚。
就說拍攝延誤的事吧,他也不跟劇組解釋清楚,好多人還以為他有強迫症是咋滴。
非得拍羊群喝溪水。
但其實羊喝的是溪水嗎?他隻是想借此表達恩尼斯的愁緒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