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鋸驚魂2》。
自九月七號公映開始,一直到十月十三號下檔。
這部被所有電影投資商看好的作品,並沒有辜負前作已經打出來的市場基礎。
一個多月的放映,算是給萊曼以及派拉蒙影業交出了一份比較合格的答卷。
《電鋸驚魂2》連拍攝到宣發,連後期到拷貝運輸,總共支出接近三千五百萬美金。
美國本土票房卻一舉斬獲七千三百多萬。
高開低走,雖然不太穩健,但還是劃出了無比好看的票房走勢圖。
當然,如果真算起來,還隻是勉強收回成本而已。
但海外方麵,以及線下運作那可就是純利潤。
這個年代,能單純的靠好萊塢市場就養活一部電影,每一年的數量也不太多。
能做到這一步,完全是及格線之上。
再加之,派拉蒙宣傳資源傾斜的還算給力,相對於一部低成本的續集製作來說,要求也不能放的太高。
還有就是影片的口碑方麵。
這方麵涉及電影的線下運作。
雖說電影的類型依舊不受影評人的喜愛,但在特定的群眾那裡,能保持前作的優秀,就足以收獲他們的支持。
所以,《電鋸驚魂2》的評分還算是不錯。
在互聯網最具代表性的兩個網站上麵。
imdb的評分是7.2,爛番茄的新鮮度還是有百分之67。沒有腐爛。
無論從哪方麵看,派拉蒙都是發行了一部水準之上的電影作品。
而以螢火蟲影業與派拉蒙的合作協議,無疑也到了分享蛋糕的時候。
與此同時,派拉蒙也談妥了《電鋸驚魂2》的首輪電視播放版權。
以800萬美金的價格,與abc電視台簽署了為期五年的版權合同。
所有的周邊收入,都與萊曼的螢火蟲影業息息相關。
票房上,扣除掉各種稅費,派拉蒙先是從院線方麵拿到了總計3400多萬的北美票房分成。
眾所周知,這部分錢還不是可以分潤的利益。
派拉蒙還要從中拿走屬於自己的發行傭金,北美票房的百分之10,也就是730多萬美金,然後是雙方共同承擔的一部分宣傳營銷費用,為此,派拉蒙又要分走600多萬。再就是拷貝與運輸損耗,300多萬。
於是乎,派拉蒙要在整個的票房收益中先行拿走1600多萬美金。
剩下的1800多萬,才是螢火蟲的。
但這還不是公司的收益。
因為劇組的主創人員同樣需要一部分票房激勵。
當初簽訂合約時,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基礎薪酬加獎金的報酬協議。
雖然其他人不像派拉蒙那般的高抽成,但零零總總加在一起也超過了500多萬。
最後,落入公司口袋的隻有不到1200萬。
這麼算下來,辛辛苦苦的拍部電影,賺的還沒發行公司多。當然,這是業內相當正常的事,但其實這部分也並不是最後的全部收益。
因為影視版權這一塊,才是他們製作方拿大頭。
在好萊塢,產業的豐富化,提供了太多的可能性。
大部分好萊塢電影,如果不能從票房上賺到什麼錢,比如像《貓女》這種失敗到巨額虧損的,也還有玩偶、手辦、產品授權帶來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