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更是dvd等線下市場,讓影片實現高回報的盈利途徑。
dvd時代的出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拯救了一些好萊塢的大製片廠。
最為典型的就是哥倫比亞影業。
靠著一部《蜘蛛俠》,從年中吃到年尾,財務報表好看的不行。
今年上映的《蜘蛛俠2》也是如此。
暑期檔結束下畫後,立即著手推動線下的售賣。
一套dvd,還分普通版,和豪華版。
附送幾張海報和拍攝花絮,就能定價39美金。
要知道,一張光盤的刻錄,因為數量太多壓縮成本的話,連5美分都不到。百分之一的損耗都是高的。
而這,就讓《蜘蛛俠2》僅僅在首周就賣出超過500萬套,爆收1億2000多萬美金,前作那一張的銷量更是突破一千多萬,收獲兩個多億。
這還是北美一地的銷量。
想想英國、德國、法國這些歐洲國家吧,幾乎都是泛英語文化圈,不存在太多文化上的排斥。
在如今這樣的時代,龐大的線下市場照樣可以養活一線大片。
這也是好萊塢的底蘊。
《電鋸驚魂2》無疑也是趕上了這樣的時代。
用不了太久,隨著網絡視頻進一步的提升技術,dvd的銷量將迅速的衰退。
十月中旬,派拉蒙也正式的將《電鋸驚魂2》的dvd投入北美市場。
以百事達等大型線下站點為主要銷售載體,開啟了新一輪的撈錢之旅。
至於銷售情況,雖比不上那些高票房的大片。
但一周的銷售數字同樣喜人。
輕鬆賣出150多萬套,收獲2100多萬美金。
《電鋸驚魂2》定價不如《蜘蛛俠》那般離譜,一張光盤附送海報隻賣13美金。
不過這筆錢需要給承銷商大約百分之5的渠道費,和百分之10的宣傳推廣費。
然後才是螢火蟲影業和派拉蒙的分潤。
這會的話,就是螢火蟲拿百分之70,派拉蒙拿百分之30。
相比於票房上麵要被各方盤剝,線下市場帶來的利益對於製作方更為友好。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製作公司,寧願票房全部都分出去,也要緊緊握住版權的緣由。
而且這可是長久的生意。
dvd租賃、售賣市場,吃個幾年肉,喝個幾年湯,都是很正常的事。
更何況,如今的海外市場,《電鋸驚魂2》的票房累計也來到了3000多萬。
雖然各個國家和地區因為政策以及稅收的問題視情況不定,歐羅巴影業能拿到的分成比例也不儘相同,但總的來說,扣掉宣發的話,分成比例大約能占到海外票房的百分之45。
這裡麵同樣包含了螢火蟲影業的一份。
歐羅巴影業還是很不錯的合作夥伴。
雙方的市場是互補的。
10月22號,普華永道會計事務所幫忙核算利潤分成之後,派拉蒙影業按照協約向螢火蟲影業支付了第一筆總計五千萬的美金。
剩下的,則會在兩個月內,陸續的交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