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解說的科普,所有人也都知道了,原來是為了基地研發進程。
鋼筋支架決定了基地牆壁的結構,他們兩個不是隨便紮的。
首先紮兩側麵的鋼筋,厚度為二十公分。
這部分的鋼筋支架高度是兩米五,長度為三米。
基地入口的部分,是個拱形門結構,兩邊高度就是兩米五,在往上就需要一個拱形結構。
拱形結構的鋼筋支架需要用一個小設備才能做出來。
很快,一個高兩米五、長度三米、厚度二十公分的鋼筋支架被紮了起來。
這麵支架上使用的鋼筋比較細,最粗的幾根,也就隻有食指粗細,剩下細的跟小拇指一般。
整個支架如果以地球上的重力來算,大概有三四百公斤,換算到月球上,也就五六十公斤。
即便是這樣,方強和舒佳峰兩個也沒法把支架給手動弄上去。
身上本來就穿著幾十公斤的宇航服,乾重活很難。
“這鋼筋怎麼能放進去?”
觀眾看到這裡,還不知道怎麼才能把鋼筋支架給放進去。
不過這時候,方強和舒佳峰不管這個支架,繼續去紮另外一個支架了。
基地入口的地方,一台挖掘機器人還在挖掘,挖掘的進度並不是很快。
“後麵的挖掘機器人什麼時候送上去?”
薑晨在測控中心看著屏幕,開口問道。
“現在還不急,需要先把入口通道挖通,現在不著急,我們兩枚龍騰三號,交替的在往上運送水,否則上麵用水會吃緊。”
李嶽恒在旁邊回答說道。
薑晨點了點頭,現在月球上的攤子,他們慢慢也鋪開了,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水的問題。
不管是人使用,還是月球的基地建設,全部都需要大量的水。
“最近我在想一個事情。”薑晨繼續說道。
“嗯?”
“我在想,要不要做一家集團公司,把幽浮旗下一些公司融合在一起,這樣我們後麵能更好的利用資源。”
隨著他們做的公司越來越多,很多公司之間相互沒有通信。
這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其實這件事情我也早都想過,你名下的公司,有很多都需要做成集團公司,而且要建立起各公司之間技術交流渠道。
共享資源,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大家的長處。”
李嶽恒平時雖然很忙,但是這種事情,多少也想過一些。
“您覺得哪些公司需要做成集團公司?”薑晨繼續問道。
李嶽恒想了一下,過了一會。
“首先是飛航電動汽車有限公司,深市龍騰網絡有限公司、萬型3D打印公司、生命探索有限公司、瑞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這些其實都可以成立集團公司,其實隻要自成一行的,都可以做成集團公司。”
聽著李嶽恒這麼說,薑晨才發現,原來自己名下,已經有這麼多公司了。
而且這些公司,每一家都已經做到了業界頂尖。
不僅是這些,幽浮旗下其實還有很多其他公司,而且幽浮很多部門也都很強大。
“這些公司我們都需要著重發展,每一家公司,都代表了社會上一個行業。”
薑晨心裡麵在想著,怎麼能把這些公司聯係起來。
最好能做出一種企業生態,這樣才能發展的更快。
“開始了。”
李嶽恒這時候指著前麵屏幕,機器人從小山丘挖進去已經有四米深,沒辦法繼續往裡挖了,月壤鬆散,容易坍塌。
挖掘機器人從裡麵退了出來。
這時候,方強他們已經紮好了三麵鋼筋支架。
“開始吧。”方強直接把月球車開了過來。
月球車的後麵有一個拉貨的平台。
停在鋼筋支架旁邊之後,方強和舒佳峰一人抬著一邊,直接把支架給抬了起來。
隨後放在了月球車的後麵平台上。
“我去,宇航員乾農民工的工作?”
“彆的都搞的這麼智能化,這裡就不能解決一下?”
……
他們兩個抬起鋼筋支架,看起來也沒有多重,沒用太大的力氣就直接放在了月球車上。
鋼筋放置的地點距離基地入口不是很遠,月球車發動,不到半分鐘,就來到了入口處。
此時,挖掘機器人已經退了出去。
從方強的角度,可以看到,小山丘的正麵,被挖出來一個圓拱形的洞。
這個洞口寬度有三四米,高度看起來也有三米,是一個不小的拱形橋結構。
方強跟舒佳峰兩個下了車之後,並沒有著急把車上的鋼筋支架放上去,而是在旁邊拿起了工具。
方強手裡拿著一把小鐵鍬,舒佳峰手裡拿著一把金屬耙子,像一把巨大的剃須刀。
機器人的挖掘比較粗糙,裡麵還是有一些地方凹凸不平,他們兩個要做的,就是儘可能的把牆壁修平。
舒佳峰把大號剃須刀放在牆壁上,從上往下拉,大量突出來的月壤被刮了下來。
月壤掉落地麵之後,方強用鐵鏟給鏟到外麵去。
兩人配合用了十幾分鐘,終於把幾麵的牆都修了一遍。
“靠牆的地方有一個凹槽,專門放鋼筋支架的?”
“你不是廢話嗎?這麼明顯的事情。”
……
他們兩個乾活的時候,大家發現了,牆壁的下麵,被挖出了凹槽,凹槽深度有三十公分的樣子,看起來應該是為了卡住鋼筋支架。
此時,方強跟舒佳峰出去把月球車上麵的鋼筋支架抬了下來,抬到了裡麵,慢慢豎立起來。
所有數據計算的沒有任何差錯,紮好的鋼筋支架,正好被放在了凹槽當中。
他們兩個放開手,鋼筋支架並不會倒下去。
做完了這個之後,兩人又去弄另外一麵的鋼筋支架,放在了另外一麵牆上。
對於這項任務而言,兩麵牆的鋼筋支架,都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