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月球工業體係(2 / 2)

比較複雜的,是頭頂的支架。

頭頂的支架是拱形結構,而且比較高,他們必須借助設備才能完成。

華科技為此專門設計了一套設備,可以協助宇航員把頂部的鋼筋支架送上去。

此時宇航員隻要將頂部支架跟兩邊的支架捆綁起來,就可以完成一個整體了。

完成四個麵鋼筋支架的放置,一共用了一個多小時。

這時候方強和舒佳峰從裡麵走了出來,他們兩個的工作算是完成了。

從他們的視角可以看到,一個現代化建築的鋼筋骨架,被搭設了出來。

宇航員退出來,接下來就是機器設備表演的時刻了。

首先是一種設備,將一種特殊的材料貼在鋼筋的最外層。

這種材料的厚度雖然隻有不到三毫米,但是強度很大,貼在鋼筋上之後,簡單加固,就可以支撐內部灌注水泥。

等到水泥凝固之後,又很容易把材料給取下來。

一台設備,隻用了二十分鐘不到,就把牆壁跟頂上都貼上了這種材料,隻留下一個水泥加注口。

做完了這一切,水泥攪拌車也攪拌的差不多了。

摻雜了石子的水泥,被攪拌到了最佳狀態,被加灌車攜帶著,來到了基地入口的地方。

加灌車有一跟長長的,如同大象鼻子一樣的加注裝置。

水泥從這個口出來,直接倒入鋼筋支架裡麵。

所有觀眾全部屏住呼吸看著眼前正在發生的一切。

這種建築,如果放在地球,絕對是不合格的,說是豆腐渣工程也絲毫不為過。

可是放在月球,那真是不敢想象的。

銀河空間跟華科技,也算是第一個在月球上組建工程隊的公司了。

工程隊大部分成員都是自動化的機械設備,共同完成世界上首座月球基地的建設。

加灌車不停的從攪拌車那裡運來水泥,灌注到鋼筋支架裡麵。

很快,一麵牆就被灌滿了。

隨後是另外一麵,最後是頂上。

整個結構的承力,全部被計算的清清楚楚,依照月球重力,這個結構不會發生支架坍塌。

等到三麵全部完成了水泥灌注之後,另一輛機器人走了過來,將一跟鐵棒一樣的裝置插進鋼筋支架內部。

這根鐵棒會抖動,是用來消除支架內部空隙的。

雖然不指望這層水泥鑄殼做氣密保護,但也不能太空。

這一切做完之後,其他設備全部慢慢停了下來,今天的工作隻能做到這裡。

後麵的工作,要等到入口處的水泥凝固之後,才能繼續下去。

有一台設備還在工作,這是一台溫度濕度控製一體化設備,為了使水泥凝固的更快,更好而設計的。

……

建安測控中心。

“多長時間可以完成整個工程鑄殼?”薑晨開口詢問道。

“夜以繼日的乾,也得三個月時間,這三個月期間,我們需要不停的為月球補充水資源。”

王宏誌看著前麵的大屏幕,他對工期有很清楚的計算。

“月球上光有個基地不太行啊。”薑晨看了今天的工程之後,有些感歎。

“怎麼,基地還沒有建成,你又有其他想法了?”

李嶽恒這時候也笑著走了過來,薑晨想法多,這個他早就習以為常了。

“你們覺得,如果想在月球上建立一套工業體係,實現自給自足,能不能實現?”

剛剛在觀看直播的時候,他就在想,把這些設備費錢費力的運到月球,隻能建出這麼一座豆腐渣工程的基地。

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在月球上把這些設備給生產出來,實現月球自主化擴張發展。

王宏誌:“這……”

他有些無語,薑晨的思維跳躍性太大了,月球基地都建設的這麼艱難,他這都在想什麼呢?

“薑晨啊,你的這種想法理論上是沒什麼問題的,但是我們路還是得一步步的走。”

李嶽恒也在旁邊勸說道。

“這個我當然知道,我的意思是說,想要實現這一步,我們需要有準備什麼?”

聽到薑晨這麼說,他們兩個也開始認真思考起這個問題了。

“我覺得彆的不說,月球水資源就是一個最大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掉,一切都不現實,工業發展,都很缺水。”李嶽恒先開口發表他的意見。

“除了水之外,我們需要一座更大的月球基地,用來做工廠,前期先以最基礎的金屬冶煉為主,後麵到金屬加工,再到設備製造,但是這樣的基地,必然占地麵積巨大,這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工程,得慢慢來。”

王宏誌隻是簡單的想一想,就覺得這是一個十分浩大的工程,不是一時半會可以解決的。

“確實,這個問題是我想的太早了,對了,我先回去了,等上麵水泥凝固之後,給我發張照片。”

薑晨還有彆的事情要做,就先離開了建安。

他首先回到銀河空間基地,找到了郝順國。

“郝博士,我們基地進度你關注了嗎?”薑晨詢問道。

“當然,我雖然沒時間把所有直播都看了,可是進度我還是會關注的,怎麼了?”郝順國不知道薑晨為什麼突然這麼問。

“是這樣,我們基地一旦做出來,之前我們賣出去的月球七日遊旅遊票就得生效了,有沒有什麼辦法,把單人成本降到一千八百萬以下?”

現在銀河空間賣出去的票,起碼有上千張,成本必須還要往下降。

“現在我們龍騰三號發射一次,在不使用第三級的情況下,綜合計算,成本為八千萬左右。

後期旅遊事業搞起來,去掉月球基地運營成本,以及其他人工成本,一次發射,最少得運送八人我們才能有點賺頭,而且不會太多。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拉些人就行了。”

這件事在郝順國看來根本不算個事。

“我來也是這個意思,看看你能不能把我們的飛船改成十人飛船。”去掉兩個宇航員,剩下八名乘客,飛船需要具有搭載十人的能力。

“這個還不容易?當年M國的航天飛機都能帶七個人,十個人而已,小意思,區彆就是他們在太空飛行的時候,生活可能會不太方便。”

十個人的重量對於飛船來說,無關緊要,如果人在飛船裡麵不需要生活,彆說十個,就是拉一百個,也不在話下。

“儘量設計的好一些,以後我們還要靠這個賺錢呢。”

把這項工作交給了郝順國,薑晨就回到自己辦公室去了。

他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要做,那就是做出一款人處理器的指令集。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