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她更不好意思了,問他周末是不是休息,一定要回請。
付宏斌說周六有個圖書節,不如一起去看看,順便吃飯。
就這樣,兩人算是正式認識,而且一直保持著聯係。
顧靜之雖然已經上大三,但人比較單純,一心都撲在學習上,根本沒有交男朋友的打算,被人追求也就是直截了當地拒絕,而且很少跟男生接觸。
但付宏斌不同,他警察的職業,首先就給人一種安全感。另外,他為人謙和有禮、進退有度,跟他在一起,絲毫不會感覺到壓力。
都說習慣成自然,相識兩年之後,顧靜之已經習慣於在休息或假期時和付宏斌約著吃飯、逛街,兩人自然而然地發展成為情侶關係。
顧靜之碩士畢業,準備繼續攻讀博士學位,她將自己的男朋友帶回了家。
顧家父母雖不是迂腐之人,但顧靜之是他們唯一的孩子,對於她的終身大事,他們還是比較慎重。
在了解了付宏斌的個人情況之後,他們勸顧靜之再好好考慮一下。不說他的家庭出身,單就是警察這個職業就讓他們不太滿意。危險倒不一定,但早出晚歸,無暇照顧家裡卻是客觀存在的。
而且,警察的待遇並不高,付宏斌的父母又在農村,經濟負擔肯定不輕。
自己家雖然不是大富大貴,卻也是衣食無憂,他們擔心女兒跟著付宏斌會吃苦頭。
顧靜之心思單純,她認為兩個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精神世界,而並非物質。
顧父顧母好歹也算是高級知識分子,再不樂意也做不出棒打鴛鴦的事兒。可付宏斌還是從他們不冷不熱的態度中感覺到,自己並非他們心目中最佳女婿的人選。
但他並沒有放棄,反而對顧靜之更好,處處體貼關心。他自己買件新衣服都舍不得,卻在顧靜之生日的時候,送了一台筆記本電腦,隻因為某次她隨口說導師有一台,帶在身邊很方便,不用總是把資料倒來倒去。
那個年代電腦還未普及,筆電更是稀罕物,價格貴得不是一般人能夠接受得了的。
顧靜之很感動,倒不是禮物的貴重,而是因為他的那份心。
她知道付宏斌的手頭並不寬裕,每個月要給鄉下的父母寄錢,再去掉日常開銷,這台筆記本電腦差不多花光了他全部的積蓄。
說到這兒的時候,顧靜之抹了抹眼角:“除了老付,我沒跟彆人談過戀愛,但我知道,他是最好的男人,不管他的條件如何,我都心甘情願嫁給他。”
“我父母拗不過我,也隻好同意了。本來他們是想讓我們住過來的,是老付,他說這樣不好,向局裡申請了家屬宿舍。”
“其實對於我來說,住在哪兒都無所謂。如果是自己不喜歡的人,生活條件再好,日子過得也不會舒心。”
對於顧靜之的話,端末並不是十分讚同,倒不是因為她的這句話,而是她之前講述的那些關於跟付宏斌相識到相戀的那段。
她總感覺付宏斌對顧靜之的感情,並不是很純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