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養豬場,唐浩該乾啥乾啥,不知是心大還是壓根不當回事,唐浩把相親的事忘了個乾淨,中午老媽蒸了一大籠的包子,養豬場乾活的人人有份。
農村新房子打地基上梁才管飯,養豬場不打地基不上梁的,全程給錢的,老媽蒸饅頭就是為了在唐浩相親對象麵前顯擺一下子,讓人覺得唐浩是老板了。千算萬算,沒算到唐浩把相親攪和黃了,蒸了一鍋包子不給自家也吃不完。
唐浩能想象得出,老唐頭在家裡有多心疼,一分錢掰兩半花的莊稼漢,彆上火就行。
這老頭,一天天的閒不住,在家享清福多好,還給自己惹一肚子氣。
中午唐浩沒回去,怕在老唐頭麵前瞎晃悠,把老唐頭氣的好歹的,讓老媽給唐建國捎了個話,讓他把牛車趕到村口,帶上兩把鐵鍬。
下午,在唐建國的帶領下去了河邊,挖沙子。1992年,農村人沒人想過去買沙子,家裡要用沙子,都是就近到河邊挖回家用,在這個年代,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一車一車拉回來,拉了整整一下午,一部分用作蓋平房倉庫,一部分墊在豬棚裡。
晚飯,老唐頭看兒子的手都起了泡,原本氣憤的心理轉化成了心疼。
當晚睡覺的時候,老唐頭貼心的給唐浩蓋上了被子,然後唐浩不出所料的被熱醒。
隔天集市,唐浩帶上破爛收音機,喊上了唐石岩去趕集,著實把唐石岩高興壞了。
到達集市上,唐浩安排唐石岩看牛車,自己把收音機送去修理鋪修理,唐浩按照本子上記錄的東西,一樣一樣的買回來,買回來的東西放到牛車上,讓唐石岩看守,以防被偷。
一直買到中午,集市都散了攤子,唐浩的牛車上擺了零零散散一車的東西。
本村人路過,認得唐石岩。
“石岩來趕集啊?這是你家買的東西,可真多,我正好要回去,能捎我一段不?”
唐石岩擺擺手:“這不是我家的牛車,這是養豬場的牛車,公用的牛車,不能私用,如果是我家的牛車,我就讓你坐了,這是我們養豬場的牛車,我現在在上班,所以我不能讓你坐牛車。”
說話都把對方繞進去了。
最後,唐浩拿著修好的收音機回到牛車旁,讓唐石岩坐在牛車上抱著收音機,一路聽回了家。
收音機就是唐浩對養豬場的執著,雖然花了近一個收音機的錢,換上了一個更好的電路板才修好收音機,在彆人眼裡是傻子行為,但唐浩自己覺得值得,他認為收音機修的好,養豬場就能養的好。
另唐浩沒想到的是,老唐頭的收音機在三年後就壞了,這撿來的收音機愣是撐了五年才卸任。
回到養豬場,唐浩順手就把收音機給了李大旺:“大旺叔,這收音機你好生經管著,往後給豬也聽聽。”
唐浩招呼來兩個小夥子,把車上的東西卸下來,車鬥後麵,一個框裡還有兩隻小豬仔。
“養殖場還沒建成,先養兩隻實驗實驗,讓李師傅教教你們怎麼養豬。”唐浩抱著框,把豬放到豬棚裡,開始分用具:“往後你們不用在家裡拿鐵鍬來上班了,養豬場的鐵鍬已經買好了,上頭我都貼上了名字,弄丟了是你們的責任。”
掃帚鐵鍬三輛小推車等一係東西從牛車上卸下來,唐浩解開套在老黃牛車上的繩索,把老黃牛趕到山上吃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