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龍想要說點什麼,卻不知道該怎麼說,單純善良的他仿佛在慢慢接受這個社會,沒有書本上所說的正邪不兩力,有些時候,無法用非常明確的手段去達到自己的目的,需要借助一些上不得台麵的技巧。
看著張文龍還在沉思,唐浩沒有去打擾,成長需要一些感悟,需要麵對一些現實的殘酷。這裡不是學堂,唐浩也不是老師,唐浩隻是在培養一個可以信任的員工。
生活再繼續,人生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在忙碌中度過,經過了好一陣子的忙碌,唐浩勉勉強強的擠出了4天時間,因為現在的交通不發達,這4天時間,有兩天在來回的路上。
周五的清晨,唐浩做了最後的囑咐,踏上了回家的行程。
因為私家車用的比較方便,從南成市到縣裡麵,僅用了一個上午的時間,為了迎接唐浩的歸來,唐建國特意安排貨車提前送貨,回來正好把唐浩接上。
唐家灣還是印象中的唐家灣,短暫的幾個月,大自然賦予了他新的容貌,蜿蜒的小路從大路銜接到村裡,道路兩旁的青草不知道是被牛還是羊啃掉了草尖兒,但依然不能阻止他們肆意的生長。
唐家灣裡,農村人不喜歡關著門,在家的農戶都敞著大門,歡迎著到訪的街坊四鄰。
還有村口的一棵大樹,唐浩叫不出這棵樹的名字,樹乾上圓圓的小葉,陽光透過樹葉星星點點的灑落下來,尤其是乘涼的人們,有的已經換上了三大眼兒的褂子,有些上了歲數的,穿著透亮的長衣,短暫的農耕忙碌,又讓他們回到了悠閒的時光。
唐浩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兩點多鐘,午睡的猴崽子們已經起來了,頂著大太陽在街道上奔跑,揮灑著自由的汗水,這是留在這一代人腦海中最童真的年代。
眼前的一幕幕,在唐浩的眼睛裡像過電影一樣,這個年代的人不會有太多的感悟,他們對生活有著最認真的態度,質樸,純淨,真誠,可以用一切美好的詞彙,來形容他們。
樹蔭下乘涼的人們,一眼就看到了從小路中走來的年輕人,就是這年輕人的麵貌,有些眼熟,又有些陌生。
步入了社會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改變,尤其是唐浩這種,接觸的人多了,他要不斷的轉換自己的身份,貨主們在一起,他要拿出合作夥伴的態度,和員工們在一起,他要拿出老板的威嚴,作為銷售人員,他又要做出平易近人的和藹姿態,一層層的麵具之下,才是唐浩的本身。
“這人有點眼熟啊,你們能看出來這是誰家的孩子不?”距離太遠,有著老花眼的嬸嬸們眯著眼睛打量著進村的年輕人。
“這人,這人不是老唐家二小子嗎?咱村最有出息的那個。”
“浩子,浩子回來了,有日子沒看見他了。”
聊天中,唐浩已經走進了人群,在眾多人中,他好像是小輩,客客氣氣的朝村裡人問好:“叔嬸,聊天呢?”
“唉,剛種完地,也沒啥事兒,就聚在一塊聊聊天唄,浩子,看你這怪忙的,有日子沒見你了。”為大叔說